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基础训练
(一)填空
1.1956;没收官僚资本。
2.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商业。
3.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4.1956;社会主义。
5.论十大关系;苏联。
6.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材料题
1.①农民贫困,生产资料缺乏,自然灾害严重;“新道路”指的是实行互助合作,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②互助合作符合农民的愿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过快,强迫农民入社,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应当从当时生产力水平出发,实事求是。
2.①1967~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呈下降趋势,而1973年则呈增长趋势。
②1967~1968年“文革”出现“全面夺权”的狂潮,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恢复调整国民经济,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家的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问答题
1.1956年。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需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经济建设上,八大坚持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
八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八大的路线在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
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缺乏深刻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犯了“左”倾错误。
2.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内主要矛盾的问题,即如何理解阶级斗争的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即如何确定规模和速度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要认清国情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规律办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