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测试方法的选择
由于样点灌区多,测试工作量大,故本次测试采用了首尾测算分析法。对于首尾法存在的测试精度问题,本次测试采用下述方法予以修正:
(1)对于旱作物,在地下水较深的地区,通过加大取土深度,计算各层储存水量。根据试验站实测资料,分析根系分布状况,确定计划湿润层深度和储存水量。对于地下水较浅的地区,采用临近试验站的田间水利用系数作为标准,利用入田水量计算渠系水利用系数,然后计算IWUE。
(2)对于水田,灌区布置多个测点,采用当地常用节水灌溉模式进行灌溉,其灌水定额作为标准定额计算IWUE。将实际灌溉水量与之比较后进行取舍,具体方法见后。
4.2灌区灌溉用水总量与灌溉定额计算
根据样点灌区的测试结果,统计每个细类中,
4.2.1样点灌区毛灌溉用水量确定
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主要采用流量法确定,即:
W
n 1N
Qi Ti i 1
M
式中:W-灌溉季节内总取水量; Qi--第i灌溉时段内的平均流量;
Ti---灌溉时段内的引水持续时间; N—干渠条数。
根据各灌区特点,灌区进口流量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主要用于自流灌区,通过测定引水闸(涵)的进、出口水位,根据建筑物尺寸和形式,选择适当的参数测定流量,然后定时测定水位变化,最后确定引水量。
(2)利用水泵用电量估算。主要用于提水灌区。其基本原理是,在外河或井动水位不变的情况下,短历时内水泵的机械效率近似不变。若能测定单位时间内的用电量、出水量之间的关系,则可利用耗电量推算出水量。
江苏省提水灌区,泵站出水口水位变化较小,但进水池水位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由于本省灌区多为平原性灌区,泵站设计扬程较小而流量较大,进水位的变动对出水量~耗电量关系影响较大,故应考虑水位变动对出水量的影响。测试工程中,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选择不同进水位进行测定,绘制不同进水池水位下单位用电量的出水量。使用时,根据测试时段前后的电表度数、进水池水位,即可测定各时段的提水量和累计提水量。考虑泵站效率的老化,每年均对泵站的上述曲线进行一次率定。
水泵(泵站)的出水流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对于进(出)水管道较长,满足电磁流量计安装条件的水泵,采用电磁流量测定管道流速,进而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
对于管道较短,不符合电磁流量计安装条件的提水灌区,在其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灌溉水利用系数IWUE汇总(2009101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