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先股股利是否具有累积性。
所谓累积性股利是指当年利润不足而从利润中补偿;且在其他股东分派股利之前给付之。非累积性股利是指领取年度股息权决定于当年的利润是否够分,股息一经分派,即使不足额,不得再从后来的年度利润中补偿。英国采取有条件累积股利制度:我国《深圳规定》:该问题应在章程中作出规定。此为授权性规范。而《规范》则肯定了优先股股利的累积性,
投资
有助于在募集设立时早日认足所发行股份总数,或增加资本时早日筹措足额,以公司的营运。
2.优先股股利的来源。
各国公司法无一例外地规定优先股股利从公司利润中拨付。我国有关规章亦然。但问题是假如公司直到终止也未能偿付足额优先股的累积性股利,那么从公司财产中拨付以补足是否可以?有些学者认为“如果优先股股东有权偿积欠股利,则此积欠股利得从公司的总财产中拨付之,并不限于在公司歇业时用来分配股利的现有利润。实际上,既使公司没有利润,积欠股利仍应照付,偿还积欠股息是计算至歇业开始之日为止,而不是计算至偿还股本之日为止。”笔者认为,公司利润不但是股利的来源,公司的总财也应有条件地成为优先股累积性股利的来源。条件上:(1)公司积欠了优先股累积性股利;(2)公司已经终止而处于清算阶段。
3.优先股股利与优先股股东享有某些普通股股东权利之间关系。
本文第一部分中已经探讨了在一定条件下优先股股东享有哪些普通股股东权利。此处讨论另两个问题:
(1)优先股股东享有某些普通股股东权利所基于的“一定条件”的含义。根据《规范》和《深圳规定是指:①须公司不支付优先股股利,否则不构成条件。②须是连续三年不支付。我认为这种规定易生流弊。如果公司有意规避法律,就会毁掉优先股股东享有某些普通股股东权利的基础。这不利于保护优先股权益。而《联邦德国股份法》中规定的相应条件是连续两年欠付优先股股利,并不以连续不支付为要件。此种规定较为周全。
(2)优先股股东享有某些普通股股东权利的期限。首先,确定期限的开始。依《规范》
第39条,此类权利应从连续不支付优先股股利的第3年届满后开始。但《规范》缺乏计年方法。我认为应自连续第三个决定不支付优先股股利的股东会结束后开始。其次,确定该期限的终止。笔者认为优先股股东并不以享有某些普通股股东权利为目的,而在于获取固定的股利。一旦公司弥补了这些积欠的股利,优先股股东的此类权利应自动丧失。
三、关于优先股股东参加公司剩余财产分配何谓公司剩余财产,各国看法不一。我国现法是指公司财产在拨付清算费用、清偿了工资、劳动保险费、税款及公司债务后所余下的部分。我国台湾公司法也认为如此。但在英国,一般认为在清偿一切债务和费用并偿还全部实缴股本之后,如有剩余为公司剩余财产。下文把后一种剩余产称为公司的净剩余财产。
1.优先股股东要求偿还股本权为多数国家公司法所采纳。
在英国,当公司终止清算时,优先股股东也享有偿还股本权。但优先股与普通股的股本应同时按比例偿还,不分先后、除非另有规定。在此问题上,我国的《深圳规定》中前后矛盾其第51条称“公司破产或终止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对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排在债权人之后,普通股股东之前”。其第172条又称“公司清偿债后的剩余财产应控各股东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2.优先股股东能否参加公司净剩余财产的分配。
投资
从我国《规范》第102条看,优先股股东无此权利。在英国,依上议院制定的总则,优先股不享有公司净剩余财产的分配权,除非在有关文件的正确解释中有明示的表示。我认为《规范》禁止优先股股东享有公司净剩余财产分配权过于苛刻。不妨授权公司章程订定是否准许优先股股东享有此分配权,以及分配净剩财产的顺序。只不过优先股股东分配的净剩余财产不包括公司公积金而已。
.在分配公司利润时可先于普通股且以约定的比率进行分配。2.当股份有限公司因解散、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可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取公司的剩余资产。3.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公司经营参与权,即优先股股票不包含表决权,优先股股东无权过问公司的经营
管理,但在涉及到优先股股票所保障的股东权益时,优先股股东可发表意见并享有相应的表决权。4.优先股股票可由公司赎回。由于股份有限公司需向优先股股东支付固定的股息,优先股股票实际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举债集资的形式,但优先股股票又不同于公司债券和银行贷款,这是因为优先股股东分取收益和公司资产的权利只能在公司满足了债权人的要求之后才能行使。优先股股东不能要求退股,却可以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由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赎回。大多数优先股股票都附有赎回条款。
我讲得已经很多了,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靠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力无限供给表现为人口红利,我们过去是把人口抚养比作为人口红利的指标,从60年代中期开始,人口抚养比就一直在下降,因为我们早期生育率比较高,后来逐渐进入到低生育阶段就意味着原来生的孩子逐渐进入到劳动年龄人口,使得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比重高,后来生的少了,因此它的负担就轻了,因此人口抚养比一直处在下降的阶段。我们做的模型显示人口抚养比每降低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意味着改革开放中国人口抚养比一直在下降,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均GDP增长的贡献达
投资
到了26.8%。这个和很多经济学家对东亚的计算也很接近,他们说在东亚奇迹部分里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来自于人口红利的贡献,人们也对大西洋经济,也就是所谓的欧洲的移民出去产生的国家,比如美国、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增长超出欧洲的部分里90%—100%,都可以由人口红利来解释。
大家看看这个图,到了2013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就不再下降,而是下降到最低点开始上升了,如果我这个模型还成立的话,我希望它不成立,而且完全可以让它不成立。如果成立的话,人口抚养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均GDP的增长率要降低0.115个百分点,过去的人口红利在2013年之后就很可能变成人口负债。这也是我们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的一个症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优先股和普通股的权利区别 文档(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