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Ⅱ卷共4页,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本试卷各题的相应的答题区域地作答。
48
分。
二、实验题:每空2分,满分12分。
14.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用到如下器材:铁架台(也可利用桌边),重锤, 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复写纸、纸带,低压交流电源,天平,导线,电键.缺少的器材是 .
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0 m/s2,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m =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 ___ 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动能的增加量为___ ____ 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 为了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的质量应选择较_______(填“大”或“小”)的.
④如果以 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2
2
h图线是一条直线,该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
高中物理新课标地区使用,《必修1》与《必修2》综合试题
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满分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
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抗震救灾运输机在某场地卸放物资时,通过倾角 =30°的固定的光滑斜轨道面进行.有一件质量为m=2.0kg的小包装盒,由静止开始从斜轨道的顶端A滑至底端B,然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若A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5.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包装盒由A滑到B经历的时间:
(2)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包装盒在水平地面上还能滑行多远?(不计斜面与地面接触处的能量损耗)
高中物理新课标地区使用,《必修1》与《必修2》综合试题
1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用光滑细绳拴着,置于很大的水平转盘上,细绳穿过转盘中央的光滑细管,与质量也为m的小球相连,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 倍( =0.2),当转盘以角速度 =4弧度/秒匀速转动时,要保持木块与转盘相对静止,木块转动的轨道半径的范围是多少?(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 (8分)一辆质量m 2 103kg的小轿车沿平直路面运动,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 80kW,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 2 103N.试求:
(1)小轿车最大速度的大小;
(2)小轿车由v0 10m/s的速度开始以额定功率运动60s(此时汽车已经达
到最大速度)前进的距离.
高中物理新课标地区使用,《必修1》与《必修2》综合试题
18.
(12分)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
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s;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E、O、D为同一条竖直直径上的3个点),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应满足什么条件.
高中物理新课标地区使用,《必修1》与《必修2》综合试题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综合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ABD 2 A 3B 4BC 5C 6AC 7BD 8AB 9D 10ABC 11CD 12D 13ABD 14.每空2分,共12分 (1)刻度尺(或毫米刻度尺)
(2)7.62(唯一的值);7.56或者7.57(其余答案不得分)
(3)阻力对重锤和纸带的影响(或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大.----------说明:第一空写出大题意思即可,只说一处的阻力也得2分。 (4)重力加速度g.(或g,或9.80 m/s2 )
15.解:(1)包装盒沿斜面下滑受到重力和斜面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a1 (1分)
h1
a1t2 (2分) sin 2
t 2.0s (1分)
(2)在水平面运动时, mg ma2 (1分)
2 2a2s (1分)
1
(上两式可用动能定理- mgs 0-m 2表示 2分)
2
a1t (1分)
s 10m (1分)
16解析: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向外且最大时有
mg-μmg=mωr1---------------------------3分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指向盘中央且最大时有
mg+μmg=mω2r2--------------------------------2分 联立①②代入数据得
r1=0.50m,r2=0.75m-----------------------------------------2分 故木块转动的轨道半径范围是0.75m r 0.50m----------------1分
2
高中物理新课标地区使用,《必修1》与《必修2》综合试题
17.(8分)解:(1)设小轿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的大小为vm时,小轿车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汽车的牵引力F f----------------------------1分 根据公式P Fvm-----------------------------------------2分
解得vm 40m/s--------------------------------------1分 (2)根据题意和动能定理得Pt fs
1122
mvm mv0------3分 22
解得小轿车60s内前进的距离为s 1650m(或1.7 103m)------1分 18.解析:(1)因为摩擦力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最终在圆心角为2θ的圆弧上往复运动.
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cosθ-μmgcosθ·s=0,------2分 所以总路程为s=
Rμ
-----------------------------------------2分
1
(2)对B→E过程mgR(1-cos θ)=mv2E ①----------1分
2
mv2E
FN-mg=②----------1分
R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轨道的压力FN FN ③-----------1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必修2》综合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