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 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打麻将;想工作又想休闲。如此等等,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不一而足。
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生于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没有生与义,生命与爱情与自由的不可得兼了,这是幸事。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义与利的二难选择却恒常悬在我们的面前了——
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么而取什么呢?
至于孟子所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则是所谓“不吃嗟来之食”的问题。这有《礼记.檀弓下》的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来了,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冲那人喊道: 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其穷棒子精神如此! 因为——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这算不算是“舍生而取义”呢?
下一篇:孟子卷十一 告子上 原文 译文(之七)
孟子卷十一 告子上 原文 译文(之七) 上一篇:
作者:原文 孟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1月04日 09:22 提交:kwora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原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 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读解】
现代人寻找失去的灵魂。
这是二十世纪文学、艺术、哲学所津津乐道的时髦主题之一。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已呼声在前,要求我们寻找自己失去的灵魂(本心)--仁爱之心、正义之道了。时过境迁,孟子的呼唤与我们今天文学、艺术、哲学的现代追求还有没有相通之处?他的呼声还能不能响越百代,发聋振聩于当代国人呢?
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这个主题。
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 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
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自欺欺人。
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下一篇:孟子卷十一 告子上 原文 译文(之八)
上一篇:孟子卷十一 告子上 原文 译文(之六)
孟子卷十一 告子上 原文 译文(之八) 作者:原文 孟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1月04日 09:22 提交:kwora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孟子卷十一 告子上 原文 译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