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日供水量
W1=Q1+Q2=153.600 m3
2. 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
W2= W1/24
=6.400 m3
3. 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
W3= W1/8
=19.200 m3
4. 日平均供水量
W4= W1/1.5
=102.400
5. 年供水量
W5= W4*365
=37376.00 m3/年
3工程总体布置
3.1设计依据
(1)水利部和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3)《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9-2006);
(5)长武县方庄村供水工程现场测量资料;
(6)长武县方庄村2011人口统计资料;
3.2设计原则
(1)工程设计要与该村的新农村建设相协调;
(2)工程设计要保证该村村民安全饮水的可持续性;
(3)尽量利用地形差,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
3.3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3.3.1工程等级
根据《村镇供水规模》,该村供水工程为V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V级建筑物
设计。
3.3.2工程设计标准
1) 水质
该村以辐射井及沟下泉水为水源,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9-2006)。
2) 服务水头
用户水头控制在不小于5米。
3) 工程抗震标准
该供水工程抗震设计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1)以及《构筑物抗
震设计规范》(GB5019)的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
该工程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因此该工程的主要建筑物按VII度采
取抗震措施。
3.4工程布置
依据拟选水源和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进行地面工程布设。在二组辐射井及沟
下井站(即塬上管理站)水塔构筑物,安装管网向全村联合供水,全部自来水入
户。
3.4.1供水系统
此工程采用双水源联合供水方案:
①沟下辐射井水源:通过机泵将水抽至水塔,经水塔调蓄,通过给水管道供给
用户。
②二组辐射井水源:通过水塔安装输配水管道向全村受益群众供水。
3.4.2水源工程布设
利用已成的沟下辐射井及已成辐射井,其布设见设计图。
3.4.3工程布设
1) 布置原则及要求
① 应选择最短的管线,根据用水要求,管网铺设全村。
② 便于施工,少占或不占农田。
③ 尽可能沿道路敷设,以利于将来维修检修。
④ 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有条件是优先考虑重力供水。
⑤ 地面坡度较陡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减压措施控制水位标高。
⑥ 在管线的隆起点处以及管线平直长度大于0.5-1.0KM时设置排气阀,在管线
低凹处或根据检修区段的地形和排水条件设置泄水阀,泄水阀直径应小于供水管
直径,约为供水管直径的三分之一左右。
⑦ 管网静水压力不大于6.0 g/cm2。
2)输配水管道布设
该工程输水管道是潜水泵出水口至水塔的压力管;配水管道从水塔引至主干
管沿路布置,村级支管道与主管道连接后延至各受益户,整个供水管网呈树枝状。
其平面布置图详见——方庄村供水工程平面布置图
4工程设计
4.1水源工程
水源工程包括水源井和机泵选型。
4.1.1水源井
利用已成的沟下辐射井及二组辐射井。
4.1.2机泵选型
1)设计流量的确定
设计流量应依据井的出水量和该工程设计供水量和其它用水量综合考虑确定。拟建水源井出水量不小于20m3/h,该工程设计供水量最高日最高时为19.20m3/h、平均时6.40m3/h,考虑到该工程区为旱塬,水源又短缺,井的富裕出水量可用以庭院经济作物的灌溉。故机泵设计流量按拟定井最小出水量确定。即: Q=20 m3/h/3.6=5.56L/s.
2)设计总扬程的确定
①沟下站:地形扬程为86.70米,按照30%的损失计算,即总扬程为112米。 ②二组辐射井站:井深76米,水塔高13米,按照20%损失计算,即总扬程为106米。
3)机泵选型
①沟下站:根据设计流量和总扬程,选用200QJ20—121/13kw
潜水泵一台,配套电机功率13KW。
②二组辐射井站:根据设计流量和总扬程,选用200QJ20—93/9.2kw
潜水泵一台,配套电机功率9.2kw。
4.2供水管理站工程
修复原有的管理房,院内道路采用C15混凝土硬化,硬化厚度15cm,面积65m2。院内空余地方进行绿化。
4.3调节构筑物
4.3.1调节构筑物设计原则
(1)保证最高日最高时调蓄能力;
(2)保证供水区最不利点接水点水头不小于5m;
(3)按地震裂度为VII
4.3.2水厂调节构筑物
I调节容量确定
I.按最高日供水量确定
调节构筑物容量按最高日供水量的20%计取。
本工程管理站最高日供水量为153.6 m3/h
则:Wc=153.6*0.2
=30.72m3
根据上述结果,以及未来发展,确定调蓄构筑物的调节容积为30m3。 II.调节构筑物高度确定
调节构筑物高度依据本项目最不利点所需水头、地形等综合条件确定,设计水头不小于5m,供水管理站至最不利点的地形落差为2.75m,水厂至最不利点管道水头损失6.5m。因此,该工程所需调节构筑物的高度不小于5+2.75+6.5=14.3米。故选用支筒高16米水塔。
度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III.调节构筑物选型
根据调节构筑物的容积和高度,拟定该工程的调蓄构筑物选用支筒高16m,容积30m3的砖支筒保温水塔一座,支筒选用抗震加固图,基础选用抗震加固图。该标准图完全满足设防烈度为VII. 度的要求。
IV. 水塔基础地基处理
因无拟建水塔处无地质岩土勘察报告,故本次不做基础处理方案设计,根据勘察报告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计算相应的工程量,进入工程总预算。
4.4电气工程
4.4.1设计依据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4)《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
(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6)《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
(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27;
(8)国家有关规程、规范。
4.4.2供电系统设计
(1)用电负荷计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方庄村供水工程施工设计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