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名称 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 起止时间 2018-10-12至2018-11-9 23:59:00 通过分数 60
作业总分
100
标准题总分 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句中有三处省略,如果把省略的成分补足,正确的一项是( )。
? ? ? ?
A、(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B、(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C、(姜氏)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D、(姜氏)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 )。
? ? ? ?
A、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B、感叹成为孔门弟子太难
C、孔子已逝,只能望孔子之门而兴叹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对句中“离”的解释确切的是( )。
? ? ? ?
A、逃脱、避开 B、离散 C、遭受 D、经历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一个典型细节是( )。
? ? ? ?
A、庄公“寤生” B、颍考叔“食舍肉” C、共叔段“收贰为己邑” D、庄公母子“隧而相见”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指责的是( )。
? ? ?
A、郑伯 B、寤生 C、京城大叔
? D、武姜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下列成语中,属于从孔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
? A、祸起萧墙 ? B、舍本逐末 ? C、井底之蛙 ?
D、五十步笑百步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之口。
? A、孔子 ? B、韩愈 ? C、范仲淹 ?
D、顾炎武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本题分数: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B、庄公寤生,惊姜氏。 ? C、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
D、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下列古汉语句子中含有被动式的是( )。
? A、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 B、以其无礼於晋,且贰於楚也。 ? C、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
D、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下列各选项中不含破读字的是( )。
? A、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C、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本题分数:2
本题分数:2
?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成语“青出于蓝胜于蓝”出自( )。
? A、《论语》 ? B、《孟子》 ? C、《庄子》 ?
D、《荀子》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
? 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 B、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D、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本题分数:2
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 )。
? A、为政以德的道理 ? B、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 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
D、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
? A、真人传记 ? B、寓言性传记 ? C、议论文 ?
D、小说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 A、郑板桥 ? B、沈括 ?
C、洪迈
本题分数:2
本题分数:2
? D、归有光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下列摘自这段话中的几个词,属于被动用法的有( )。
? ? ? ? ? ?
A、拘 B、厄 C、放逐 D、膑 E、迁 F、囚
标准答案:acdef
说明: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这段话中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有( )。
? ? ?
A、寤 B、惊 C、名
? D、恶
标准答案:bc
说明: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成语中的“惊”字,与“庄公寤生,惊姜氏”中的“惊”字用法相同的有( )。
? ? ? ?
A、惊弓之鸟 B、惊天地,泣鬼神 C、惊世骇俗 D、打草惊蛇
标准答案:bcd
说明:
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先秦人物中,具有“民贵君轻”思想的有( )。
? ? ? ?
A、孔子 B、孟子 C、孟尝君 D、赵威后
标准答案:bd
说明:
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他”的有()。
? ? ? ?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公赐之食。食舍肉。 C、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D、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标准答案:bc
说明:
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句子中的“数”字,破读的有( )。
? ? ? ? ?
A、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C、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D、珠可历历数也。 E、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
标准答案:abcde
说明:
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句子中含有尊称或谦称的有( )。
? ? ? ? ?
A、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B、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 C、仆非敢如此也。 D、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E、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标准答案:abcde
说明:
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各句中含有古今字的有( )。
? ? ? ?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E、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标准答案:abce
说明:
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有()。
? A、刘备,天下枭雄。
? ? ? ?
B、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C、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E、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标准答案:abce
说明:
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语文”的内容包括( )。
? ? ? ? ?
A、语言 B、文字 C、文章 D、文学 E、文化
标准答案:abcde
说明:
题号:26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句话中“所见无非牛者”本意是“所见无非全牛者”,“全”字探下省略了。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27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于丹讲解《论语》,根据她的讲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的“信”是“信仰”的意思。你认为她讲得对吗?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28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中“唯”的意思是“唯有”,“唯君图之”即“唯有你才会考虑这样做”。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29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庄子·逍遥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句中“其”相当于“它的”,指代前文的“鹏”。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30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中的“《书》”,指的是《尚书》。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31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张中丞传后叙》:“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句中“仅”的意思是“仅仅”。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32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章:“且尔言过矣。”句中“过”是“过分”的意思。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33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水经注·巫峡》中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后面一句是“猿鸣三声泪沾裳”。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34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散文《原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五原”之一。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35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左传》是纪传体史书。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 第一次作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