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计算机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利用网络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的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的现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和研究,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宏观上进入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建设宣传教育网站占领主阵地,到校园网络全面渗透掌握主动权;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网络技术工作队伍不断融合,建设和管理双重任务进一步协调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思想教育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从工作研究发展到理论研究,从单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从局部研究发展到系统研究,力图建构网络思想教育的体系。

一、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研究 随着网络文化技术在我国高等学校的迅速发展普

及,网络媒体这种新型信息载体或信息传播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开始得到广泛的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为热点。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1990―2013年底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题名的文献就有2352条,其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122条,占到了5.2%;这些文献中关于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的问题和经验性研究占了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网络传播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分析危害寻找对策,各级各类调查报告和研究文章非常之多,如:2001年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在15所高校进行了“互联网对于高校师生思想影响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工作,有较大影响。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和管理。2000年国家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开始从被动防堵的研究转向到全面主动建设,集中研究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探讨了思想教育进网络的原则、方法和形式等。

(3)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研究。随着大学生接触网

络的普及和加深,网络道德失范和滋长违法问题凸现,对传统道德产生激烈冲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为热点,开展了对网络行为规范、道德内化、防范干预等应对研究。

(4)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应用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和表现特性,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中显现出来,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得到关注,在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性、功能和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途径、方法等问题上,产生了一批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界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相关论文数量相当多,但是大多是停留在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应对策略,或者是将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镶嵌、对接和拼凑,缺乏系统基础理论的支撑,流于形式、停留于表面层次,呈现出分散凌乱、简单重复的状态。当然也有系统研究的论著,如: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仍存在缺乏深层次理性研究和探索。 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1)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内涵界定。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的运用已经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网络的影响既不是局部

现象,也不仅是一种新工具、新手段的作用,而是对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促进了一种网络化社会的形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界形成了两种理解:有一种观点是将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比研究,理解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这是一种本质不同的新类型,认为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式都将得到创新发展,思想教育需要全面体系的构建,以广西教育学院韦吉锋博士为代表,这是网络思想教育的广义理解。另一种是从工具的角度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以广西师范大学曾令辉、华南师范大学刘梅等为代表,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狭义理解。这一问题的研究

集中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价值、功能、主客体、方式、方法等方面,但是总体上反映出研究层次模糊混乱、纵深性差,“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德育”、“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等浅层面的提法随处可见,不

少研究仍停留在网络社会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层面上,许多论文还停留在谈网络负面影响而提出工作对策的老套路上,进行实证研究和深人理论分析的论文并不多见。从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具体实践看,以上两种理解涉及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从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看,以上两种理解处于不同层次,两种理解定位应实现统一。

(2)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网络信息特点为基础,概括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论述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契合,发挥其功能优势。提出主客体的互动性、虚拟实践性、开放性、共享性、时空超越性、目的隐蔽性等,力图构建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以曾令辉、韦吉锋、杨立英、贺才乐等为代表,杨立英所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曾令辉所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为主要成果。但是在此方面的研究,在多学科融合创立新的学科体系明显不足,对网络技术发展的探究和特点的把握不够,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停留于现象描述,影响了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研究其规律、总结出教育理论的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初步成果,但是还相当薄弱,严重后于对网络载体的应用,已有研究不够科学准确,基本上还处于经验形态,需要更深入研究网络载体的内涵、外延、特点和运用。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理论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领域,影响到在实践中对适应新形势的新载体的运用,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作者简介:熊婕(198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助教,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初步成果,但是还相当薄弱,严重后于对网络载体的应用,已有研究不够科学准确,基本上还处于经验形态,需要更深入研究网络载体的内涵、外延、特点和运用。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理论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领域,影响到在实践中对适应新形势的新载体的运用,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作者简介:熊婕(198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助教,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在线全文阅读。

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chengjiaodaxue/2552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