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代码:10079)
《汽轮机原理》
一、考试范围:
1. 汽轮机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汽轮机的分类及型号,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级的概念,级的工作过程,级的反动度,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级的分类及工作特点,蒸汽在级内的流动简化及基本方程;蒸汽在喷嘴的膨胀过程,汽流的临界状态与临界压比,喷嘴截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喷嘴的流量,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的流动,蒸汽在动叶中的流动和能量转换过程;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和轮周功率的计算,级的轮周损失和轮周效率的计算,级的轮周效率与速比的关系,蒸汽在复速级内的能量转换特点;级内损失的物理概念及影响因素,级内损失的计算方法,级的相对内效率,级内损失对最佳速比的影响;了解叶栅及其动力特性,叶栅损失的基本理论;了解级的热力设计原则,叶型的选择,级的特性参数的确定,级的结构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级的通流部分的热力计算;扭叶片级的优点,简单径向平衡法,理想等环流流型,了解其它流型;
3.熟悉多级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特点,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多级汽轮机各级段的工作特点;多级汽轮机的进排汽机构阻力损失;汽轮机
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轴封作用、轴封原理及轴封系统;汽轮机轴向推力的组成及其平衡;单排汽口凝汽式汽轮机的极限功率,提高单机最大功率的途径;
4.渐缩喷嘴的变工况特性,级内压力与流量的关系,级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凝汽式与背压式汽轮机非调节级各级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压力与流量关系式的应用,级的比焓降和反动度的变化规律,撞击损失,各级的级前压力、焓降、反动度、速比、相对内效率、内功率的变化规律;定压运行机组的配汽方式(节流配汽、喷嘴配汽),调节级压力与流量的关系,配汽方式对机组变工况运行的影响;变工况下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变化规律;滑压运行方式,滑压运行与定压运行方式热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比较;了解变工况下汽轮机的热力核算方法;蒸汽初终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工作安全性、汽轮机功率的影响;凝汽式、背压式和一次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的工况图;
5.凝汽器的工作原理与任务,凝汽器的类型;凝汽器内压力的确定,凝汽器的最佳真空、极限真空,空气对凝汽器工作的危害,过冷现象与过冷度;凝汽器的管束布置,真空除氧;抽气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了解多压式凝汽器;
6.汽轮机零件强度校核的基本内容,了解叶片及叶轮静强度校核;汽轮机叶片动强度校核的概念,激振力产生的原因及其频率计算,叶片与叶片组的振型,自由叶片自振频率的计算,叶片动频率,叶片组自振频率的计算,叶片动强度的安全准则与调频;转子的临界转速,单轮盘转子横向振动时的幅频及相频特性,了解机组的轴系扭振;汽轮机主要零件热应力产生的原因,热应力的控制,汽轮机的寿命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7.自动调节和保护的概念与任务,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及要求,速度变动率、迟缓率,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的调节特点;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功频电液调节的原理,反调现象及其消除措施,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的组成、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和操作方式;DEH的超速保护和危急遮断系统;EH抗燃油系统;了解汽轮机的各种保护及必要性,背压式和抽汽式汽轮机的调节概念。 二、考查重点:
1、对汽轮机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正确理解其含义,并能使用这
些基本知识分析有关问题。
2、能够对蒸汽在汽轮机级内流动及能量转换的工程问题进行计算。 3、能够分析蒸汽在不同类型级的级内流动与做功特点,级内损失类型与原因。
4、汽轮机装置评价指标,如何减少整机损失。
5、汽轮机变工况特性。定压与滑压运行特点及安全经济性分析。 6、凝汽器工作原理,凝汽器压力的确定与影响因素。 7、叶片动强度准则,转子横向振动特性。
8、汽轮机组调节系统原理,调节系统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
三、是否需携带计算器(是或否):是
《锅炉原理》
一、考试范围: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燃料燃烧计算及锅炉机组热平衡;煤粉制备及系
统;燃烧理论基础;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过热器和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锅炉炉膛换热计算;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锅炉整体设计和受热面布置;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强制流动锅炉;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 二、考查重点: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固体燃料发热量、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挥发分、焦炭、水分、灰分、硫分和灰熔点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燃料燃烧计算及锅炉机组热平衡: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理论烟气量、实际烟气量、干烟气体积等的计算方法,空气与烟气焓的计算和锅炉机组热平衡。
煤粉制备及系统:煤粉细度、煤粉颗粒分布特性、可磨性系数及其对锅炉工作的影响;制粉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燃烧理论基础:炭粒燃烧的过程以及炭粒燃烧的动力区、扩散区和过渡区;稳定着火和完全燃烧的条件。
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的结构特点、布置方式及工作原理。煤粉气流着火的影响因素。新型燃烧技术、低NOx燃烧技术、W火焰燃烧技术。
过热器和再热器: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工作特点、结构型式,热偏差、汽温特性、影响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调节方法。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作用、结构型式、布置方式,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磨损、积灰和堵灰的机理。低温腐蚀、磨损和积灰的防止的措施。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炉膛辐射受热面确定方法;污染系数和热有效系数、系数M、火焰辐射特性及炉膛黑度等主要概念。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传热计算的三个基本方程;掌握传热温压、传热系数、对流受热面积和通流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受热面的换热计算的基本过程。
锅炉整体设计和受热面布置:锅炉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原则;锅炉容量、蒸汽参数和燃料特性等对锅炉整体布置的影响。
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自然循环的基本概念;两相流体的基本参数、流体的流动阻力及重位压头的计算方法;自然循环计算的基本方程;循环安全性检查和提高循环安全性的措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