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计时薪酬:也称定额工资,以小时、日或月薪酬等形式,根据员工的薪酬等级规定的标准和实际有效的劳动时间来计算和支付薪酬。
7.计件薪酬:是按员工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以及事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支付薪酬的一种形式。
8.员工福利: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公司员工资格的人获得的所有非直接的经济报酬。 9.企业福利:指企业在国家法定的基本福利之外,自主建立并提供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员工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包括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
10.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二、填空
1. 早期的薪酬理论,第一个对薪酬进行分析的学者是:亚当·斯密。 2.李嘉图认为薪酬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3.薪酬的构成:基本薪酬、可变薪酬、间接薪酬。
4.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合起来就是直接薪酬部分,也就构成了薪酬的主体。 5.间接薪酬,就是给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
6.薪酬等级通常有单一薪酬等级和可变薪酬等级两种形式。 7.薪酬预算的方法:宏观接近法、微观接近法。
8.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结合,物质和精神并重,即为全面薪酬制度。
9.员工福利是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基本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 10.员工福利的主要特点:补偿性、均等性、集体性。
11.养老保险模式:公共年金模式、职业年金模式、个人储蓄模式。 12.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
三、简答
1.薪酬的分类:
(1)经济类报酬:指员工的工资、津贴、奖金等
(2)非经济类报酬:指员工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或良好的工作氛围等
11
2.薪酬的影响因素: A企业外部因素 (1)国家法律法规
(2)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物价水平 (3)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 (4)其他企业的薪酬状况 B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 (2)企业的发展阶段 (3)企业的财务状况 C员工的个人因素
(1)员工所处的行业和职位 (2)员工的绩效表现 (3)员工的工作年限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社会主义工资理论): (1)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原则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工资分配应以企业为单位,企业有工资决定与分配的自主权 (3)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由企业的有效劳动与个人劳动贡献双重因素决定 (4)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与经济效益
(5)建立工资谈判机制,工资水平及其增长以及工资构成等由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谈判决定
4.薪酬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 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2) 实现对员工的激励 (3) 提升企业的绩效 (4) 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5.薪酬的形式:
(1) 计时薪酬和计件薪酬
(2) 基于岗位、技能、绩效的薪酬 (3) 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 (4) 全面薪酬制度
6.设计薪酬制度的步骤:
薪酬制度设计的要点:在于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1) 职位分析和评价 (2) 薪酬调查分析
(3) 设计、确定薪酬结构 (4) 确定薪酬水平
(5) 薪酬体系的实施和修正
12
7.薪酬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薪酬的支付必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薪酬制度的实施必须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
(3)薪酬支付必须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能力 (4)薪酬管理必须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变化
8.员工福利的意义: (1)吸引并留住人才 (2)提高生产率 (3)提高满意度 (4)增强凝聚力
9.员工福利的制订: (1)调查阶段 (2)规划阶段 (3)实施阶段 (4)反馈阶段
10.法定员工福利包括:
(1)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法定假期:法定节假日(11天)、公休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带薪年休假、其他付酬时间
12.实行弹性福利计划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 限定一些必须选择的福利项目 (2) 控制福利计划的总成本
(3) 避免员工出现“逆向选择”行为
第八章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一、名词解释
1.职业: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职业分类: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各类职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按不同职业的性质和要求进行系统划分和归类,以达到劳动力素质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活动过程。
3.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
4.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13
二、简答
1.职业选择的含义:
(1)职业选择是人生的一种决策
(2)职业选择是个人能力意向与社会岗位的统一 (3)职业选择是一种现实化的过程
2.职业选择的类型: (1)标准型选择 (2)先期确定型选择 (3)反复型选择
3.职业选择决策的原则: (1)客观原则 (2)主动原则 (3)比较原则
4.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
(1)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过程,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决定,而是一个在一段时间里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与前后的步骤有着一种有意义的联系
(2)职业选择过程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依赖于个人的年龄和发展
(3)这个过程以一种折中的方式结束,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影响个人的决定,一个人必须在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兴趣、能力和现实机会之间取得平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江苏自考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南京大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