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激活细胞,迸发活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通过实施“细胞工程”,我们较好地深化了“三创两建”活动,形成了党委、支部、党小组和农村党员四级联动、环环相扣、运转灵活、政令畅通的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极大地激活了党组织的细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实施“细胞工程”,从建强村党支部和党小组、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三个环节入手,解决了支部不强、党小组支撑点弱化、党员作用不突出的难题,也解决了贯彻党委决议时出现的“中梗阻”问题,使村党支部的指挥更加顺畅,运转更加灵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有效提高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三创两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目前,全县140个村党支部中,“五好”标兵村达到22个,占总数的16%,“五好”党支部达到113个,占总数的81%。
二是建立了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细胞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党的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如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党组织活动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民主评议党支部制度、党员扶贫帮困制度等,使广大农村党员更加明确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真正建立起使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细胞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共制定完善党内规章制度15个,使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三是提高了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识。在“细胞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全县140个村推行了“党群议事、双组议事”制度,增强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扩大了参政议政途径,推进了农村民主管理进程。全县885个农村党小组共参与“双组议事”、“党群议事”8410人次,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500多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659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230件,从而使村组的各项事务管理走上了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在实施“细胞工程”过程中,广大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双带”能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近三年,全县共有2000多名农村党员认领了致富帮带、扶贫帮困、技术示范等经济类岗位,积极领办创办各类新型经济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新型经济组织105个,其中党员牵头的占60%以上;有党员经济联合体24个,参与新经济组织的党员人数达到986名,带动农户2.3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2.6%。形成特种养殖、林果蔬菜、农副产品加工等专业村68个,林下药材、绿优米、无公害蔬菜、瓜果、食用菌、糟牛育肥等支柱产业八个,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去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447元,比上年增长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先进性教育实施“细胞工程”建立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