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力争有新突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协调和服务作用,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在建立和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要实行“四放”:一是放手发展,鼓励多种形式一齐上,形成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发展格局;二是放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住处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各地要放心支持,大胆发展;三是放胆改革,目前我省有相当部分的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官办的,一定要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放胆改革,恢复其本来面目;四是放宽政策,各级政府要在信贷、登记注册、税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为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理顺龙头企业与农户经济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利益连接和分配方式上实行“四型”:①双向服务型,龙头企业在种子种苗、技术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农户按企业要求的标准生产优质农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实现利益共享,企业与农户“双赢”。②价格保护型,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订单和契约形式规范产销双方的权利义务,农户按合同和契约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对合同内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使销售前移,产销衔接,从而使企业和农户在订单约束下从事生产经营。在发展“订单农业”过程中,要注意增强订单契约的有效性,要通过法制教育、经济手段等多种措施,提高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履约率。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政府不是市场,政府也不是市场主体。因此政府不能替代农户或企业签订合同,使“订单农业”真正成为一种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行为。③利润分享型,鼓励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等将农户产品加工、运销等增值的一部分利润按一定的方式(如按交易量)返还给农户,用于农户扩大再生产。④参股合作型,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资金投放与农户土地经营权、劳力、技术入股等方式,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紧密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的利润连接机制,全省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新格局。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政府调控力度,形成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合力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产、加、销等各个环节,方方面面,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大力扶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抓手,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引导和服务,共同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农业、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内外贸、科技、证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各级政府也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上重要议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4.2 进一步搞好规划,理清发展思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进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地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明确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优化区域布局,防止和避免低水平的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真正把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到讲求实效、加快发展的轨道上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三农问题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