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县级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探讨(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下面就进一步加强县级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作以下几个方面商讨。
一、要确立具体目标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要以县为单位,建立一个专职综合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农业执法职能,逐步形成一个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专职执法队伍。县级农业执法机构要实现“五有”标准,达到“四创”目标, “四创”即:“创一流的执法队伍,创一流的管理水平,创一流的基础设施,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使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要明确主要职能
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立后,需要有法律、法规规定明确其工作职责。目前,在农业法律法规中还没有一项具体条款规定农业综合执法的工作职责,从各地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工作现状看,绝大部分县农业执法工作是以农资打假为主,主管种子、农药的执法。事实上,农业执法机构是一支种子、农药执法的专职执法队伍。这与开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要加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县农业执法机构就需要有统一行使的执法职能,集中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农业行政处罚权及行政许可权,即:种子、农药、肥料、农业环保、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野生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等方面的行政执法权。
三、要优化执法队伍
优化执法队伍,是加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成效的好坏。因此,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对于全面开展农业执法工作,加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要优化执法队伍,要从“定编、限员、择优”六字上着手:1、定编:农业执法人员应当定为行政编制,列入公务员管理范畴,保证执法人员的待遇,解决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让执法人员吃上“定心丸”。2、限员:县级农业执法机构的执法人员一般以6-8人为宜,人多则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少则工作难于开展。3、择优:农业执法人员必须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选配人员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的选拔标准,优化执法人员知识结构。选拔的执法人员条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本职工作,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严格执法,关心群众,业务精通,行为规范。
四、要突出工作重点
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面向农村,面对农民,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要与整顿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严格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检疫、农业环保、耕地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履行法定职能,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资市场的监管工作;要严格农资经营市场准入,着重整顿和规范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市场秩序,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劣农资违法行为。
五、要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是加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步骤,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做到建立以下五方面制度:一是办案制度:包括案件受理、调查取证、听证、审查、上报备案等制度;二是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职责、错案责任追究、保密、证件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三是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执法设施管理等制度;四是监督与廉政制度;五是举报投拆受理和举报奖励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六、要提供保障措施
首先要领导重视,切实加强对农业执法工作的领导。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工作,涉及到机构设立,人员定编,工作职能定位,资金投入,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县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业执法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二,要增加投入,县级农业执法机构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上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一定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安排相应的经费,配备相应的执法设施,保证执法机构有相应的办公场所、必要的调查取证设备、交通工具、检测设备和档案信息处理设备。逐步改善执法条件,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三,要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建立执法责任和奖励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把考核结果同执法人员的工资、奖金、职务晋升挂钩,提高执法人员办案待遇,以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三农问题关于加强县级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加强县级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