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对重大基础设施要做到城市和农村统一布局谋篇,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今明两年,计划投资3亿元进行107国道改线建设,疏减现107国道**段的交通压力,形成环绕城区的交通主动脉;加快推进新新、石新等道路的扩建改造;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广州市将**纳入广州轨道交通规划,加快推动铁路站场规划建设,实现与广州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的全面对接;大力推进城乡道路网络和光亮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城区与农村之间的道路交通状况,加快完善城乡公交系统,大力推进村村通公交或班车,逐步形成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厂处理,力争在2010年底建成**生活污处理、2011年动工建设永和污水处理厂,2010年重点完成25条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河涌疏浚工程建设,力争在2010年底前重点完成15条河涌的疏浚建设,提高城乡水利排洪灌溉能力。
3、推进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措施和17条补充意见,大力实施富民惠民工程。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就业工程,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和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同等的就业机会,并享受同等的就业优惠政策,推动全民创业、全民增收、全民致富;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统一“买单”,提升劳动者素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信息网和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免费培训和推荐就业力度,增加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大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城乡居民“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户户有收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并轨步伐,建立健全以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五道保障”,力争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在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引导他们积极履行应尽义务,促进农民工与市民共处一地、共创繁荣、共建文明,增强农民工对**工商新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管理一体化。要以村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坚持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和产品供给并重,强化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和党建活动六大服务功能,形成城乡一体、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实施“两优”(优质学校、优秀教师)工程,想方设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放**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中心,继续推进村(居)社区文体设施建设,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加快建立以城区医疗卫生单位为龙头,永和、宁西、仙村、沙埔等卫生院为枢纽,农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为民便民的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法治和谐共建工程,抓好两所(派出所、司法所)带两会(村治保会、调解委员会),完善城乡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在原**城区增建800个监控摄像头,在仙村、永和主要街道增建100个、村增建120个,努力建设“平安**”。坚持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镇村二级便民服务网络和城市管理机制,做到城市化推进到哪里,城市管理就跟进到哪里,重点要在推进村落社区化上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为全市提供新鲜经验。
(三)深入实施公园化战略,打造宜居创业环境。做好申报“中国绿色名镇”工作,继续推进南香山森林生态公园、新荔生态公园、基岗百果园、东区公园、十字滘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城乡环境清洁美化工程,强势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大力培育和发展工商文化生态休闲游,建设宜居宜工宜商城乡。
(四)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1、完善政策导向机制。制定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目录,重点编制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转移、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出台重点产业扶持、重大项目引进、低端产业转移、旧村旧厂改造、“两自”(自有技术、自有品牌)企业培育、生态利益补偿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地开发统筹,探索建立“镇主导开发,镇、村两级分利”的发展模式,调动各方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剖析材料乡镇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