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强化培训质量,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途径。
培训是职教部门的重点工作,局、分局站段规范的“2—1—10(5、15 )”(即:每两年每名职工不少于10(5、15 )个工作日的脱产培训)运作与职工离岗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职工素质从根本上提高的长期策略。
4.2.1 硬性推进离岗学历教育。离岗学历教育以其基础性、长效性、超前性和储备性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必要的充电与储能作业。35岁以下的职工是企业生产的主题和远期发展的动力资源,强化这部分人的岗位学历标准是学历教育的重点,也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青年职工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是他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前提与基础,企业必须硬性推进。
4.2.2规范全员培训运作。2—1—10(5、15 )是铁道部提出 的实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时效性兼具的企业发展的安基工程。提高2—1—10(5、15 )的培训质量,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①、培训规划安排。车辆部门点多、线长、岗位分散、集中脱产难度大、企业必须从职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前分析,并本着主要工种、关键岗位和素质较差人员优先的原则,制定全年培训规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覆盖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工种,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兼职教师为主体,能胜任理论教学和技能指导,敬业爱岗,作风扎实,富于创新的职教教师队伍,是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必备条件。站段应严格按照本单位专职数量和质量标准,配齐配强专职教师,并高度重视专兼职进修学习和等级评定,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为企业教育服务。③、教材编写质量。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企业应在广泛进行现场调查,突出岗位需要的基础上,发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专兼职教师和工人技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与制作,力求培训教材具有企业特色,形式多样,既能突出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应变技能,又要加大政治形势及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实现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与完善,以全面适应企业提高职工素质的需要。④、组织实施模式。培训实施是职工培训的最后一工序,也是实现培训质量的主要环节。企业必须不断探索适合职工特点的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理论讲授,而采用课堂教学、实操演练、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现场模拟、研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力求以职工易于接受培训内容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全面增强培训效果和提高培训质量。
4.3 完善机制运作,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的推动力
强化职教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关键在于机制的完善与有效运作。健全机制、规范落实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动力与活力。
4.3.1 完善“育人、用人”一体化机制。企业要形成有力的发展机制,关键要促成“育人”与“用人”的一体化,形成职工下岗、培训、竞争上岗的环流机制。企业应对所有岗位均实行公开招聘,便“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观念贯彻企业用人制度的始终。同时,劳人与教育部门要真正做到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完全按机制办事,促使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 学习技术、钻研业务,为自己保岗,竞岗和获得更高的福利待遇而不断提高素质,从而有效推进了企业职工素质的自觉提高。
4.3.2 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是发挥职教人员工作主动性和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的外在驱动力。企业应不断加强对专兼职教师工作成果与职工培训效果的考核力度,使教师授课质量与待遇挂钩,职工培训成绩与考核挂钩,并在严格实施考核激励的基础上,推行教师等级评定与职工持证上岗制度,激发教师与职工的自强意识,从而真正推动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矿企业提高铁路职工素质问题的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