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指出了目前用模糊评价法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分别运用模糊随机变量理论和模糊集理论而提出了安全等级模糊随机特征量和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安全等级变量,均为安全等级取值论域上的模糊子集,而并非是一个确定的点。还给出了安全等级的绝对可能性和相对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实例表明,笔者所提出的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可能性的计算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
【关键词】 安全等级 评价 模糊随机特征量 模糊特征量 可能性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of Safety Grade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Xu Kaili Chen Baozhi
( School of Resource and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 University)
Chen Quan
(Center for Accid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1 系统安全等级的模糊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矿企业安全等级特征量及其计算方法在线全文阅读。
在评价系统的安全水平或等级时,人们常用“极其安全”、“十分安全”、“十分危险”和“极其危险”等不确定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安全和危险是相对的,两者具有亦此亦彼的过渡性质,即具有模糊性。因此,要准确、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安全等级却十分困难,只能尽可能地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其原因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众多而复杂,且具有模糊性。例如,机械设备可靠性及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与“低”,环境条件的“优”与“劣”,人、机配合的“好”与“差”,等等。在进行评价时,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也具有模糊性。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某些系统中,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具有确定性,其安全等级也具有确定性的情况。根据模糊集理论,确定性可以看作是模糊性或随机性的一个特例。所以,不管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其安全性均可采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系统安全评价的非模糊集方法往往也包含有模糊性。例如,采用概率评价法时最终所得结果是系统处于安全或危险状态的概率,尽管概率值是确定的,但它所代表的含义则具有模糊性。等级系数法和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可见,系统安全状态的模糊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以说,模糊集方法是评价系统安全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采用模糊集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时,所得结果是对应于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原则或评分法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目前,此法也存在如下问题:①最大隶属原则会丢失许多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