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抓素质、外树形象是单位文明建设的重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单位的文明程度,主要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就必须把握文明习惯养成和民族精神的培育这两个重要环节。把人们文明习惯的养成,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之中;把私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渗透到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要注重人的道德的全面发展,大力倡导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岗位做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清除精神污染,构建良好的道德补偿机制和道德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第一,抓教育。要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广泛开展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三德”教育。要根据单位自身特点。对员工普遍进行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单位员工的文化业务水平。第二,树典型。单位要培养树立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这是提高员工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员工中隐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要使这种积极性发挥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可以把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如评选文明职工、服务明星等,都是推动文明建设的好办法。对培养树立的典型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单位内部形成“唯旗必争、唯先必夺”的浓厚氛围。第三,纠行风。行业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文明程度。纠正行业风气,树立良好单位形象是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4、广泛参与是单位文明建设的基础。单位全体员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动和吸引员工广泛参与,要精心组织广大员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这几年的创建活动实践证明,员工在活动中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效果截然不同,只有员工积极参与,他们才会对单位取得的成绩更加珍惜,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单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前提,至关重要的一条是把促进经济建设作为开展一切活动根本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文明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每年要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办人民之所需,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让他们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无论是进行宣传教育,还是开展实践活动,都要能够给广大群众带来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实际利益。创建活动要取得实效,就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广泛动员群众,集中社会力量,各方联动,齐创共建,着力推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抓一件成一件,事事有成效。围绕中心工作任务去进行,这是几年来我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所取得很大成绩的根本原因。
单位要围绕这个前提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抓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精心设计,组织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使员工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必须克服形式主义,防止搞“花架子”。第二,办实事。要立足于解决客户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办一件就成一件,使客户满意高兴,而不能使客户厌烦。要利用自身优势,及时给服务对象公示新业务信息、新标准规定和新服务措施等,这样客户对单位所提供业务能详细了解,使客户更经济、更方便,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第三,抓细胞。各科室、班组是单位的“细胞”,要提高单位文明程度必须从“细胞”做起,这就要求必须紧紧抓创建文明窗口、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等活动,把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到基层。在新的时期,创建文明窗口、文明科室、文明班组、青年文明号等活动,要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调整和充实活动内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浅论推进新时期文明单位建设的有效途径(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