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大党内监督力度的思路和对策(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
加强干部监督,尤其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的监督,同级党委的监督最有效,因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同在一个部门,思想见面,工作了解,共同决策本部门大事。各级领导班子是否真正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还是领导班子内部保持一团和气,讲面子不讲真理,讲私情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不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回避和掩盖矛盾。这关系到党风能否根本好转,执政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能否经得起考验的大事。各级领导干部都应不辱使命,工作中模范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事项如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建设、大额资金安排使用,自觉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程序科学决策,有效防止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产生。
4、不断完善和建立 制约机制
反腐败做到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大量事实说明,从干部管理体制看,主要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于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缺少了干部监督这个重要环节,整个干部工作就形不成一个完整、健全的系统,就难以有效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改革和完善于部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干部监督,把对干部的发现、培养、选拔、任用、教育、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方面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干部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走出一条依靠“法治”来规范约束干部行为的新路子,从制度上保证干部做到勤政廉政。
二、加强党内监督的对策
加强党内监督,加强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的监督,加强同级党委的监督,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并要求这种监督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与干部管理机制相结合,与干部的职权和应尽的义务相结合,与干部管理制度相结合,与考核干部的德、能、勤政绩相结合。积极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努力走出一条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党内监督工作新路子。
1、依法治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关键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吏。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取得巨大成就,但随着中央集权的大量下移,又形成了众多的大大小小的缺乏相互制约和规范的小集体、小单位、甚至个人的集权,导致不少腐败案件。所谓“计划经济时代的权,获取市场经济的利”,来比喻行政权力的运用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配套。这样就出现了“权力”“寻租”现象。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发展社会中介、咨询机构,建立健全社会需求的各种技术人才资源库,减少行政审批权,使行政权从集权向分权、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具体操作向规范宏观指导转变,削减政府公共权力控制市场的比例,实现政企分开,依法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遏止公共权力“寻租”现象的产生。
2、把握干部选拔任用关
干部选拔实行领导职务空缺公开化,推荐渠道方式社会化,选用评价科学化,除特殊岗位外可全面推行公开竞争上岗制。对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建议明确选举制,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条例》用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来保证选举能充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强化任前公示制,群众有知晓权和监督权。在管理干部机制中,实行离任、辞职、降职、免职、辞退、强制退休等制度,形成以选贤任能为目的,以民主化为方向,以法制化为基础,以科学和规范的操作为手段,实行公平、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3、明确主要领导人的权力和重大问题与日常事务的界限
单位的主要领导担负着比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相对重要的职责。但在班子讨论重大问题时,主要领导人的权利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都只是一票,民主集中制不是“常委民主,书记集中”,主要领导不仅要党性强,顾全大局,还要胸怀宽阔,广纳群言,正确集中多数人的意见,自觉遵守议事规则和程序,接受班子其他成员的监督。主要领导不能越权插手、干预职权以外的事务,如涉及贷款、经商、工程招投标、案件查处等事项,必须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还要根据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明文规定什么是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多少数额以上属大额资金,投资额多少为重大工程项目,主要领导和班子集体研究的奖惩额度等等,以增加办事透明度,便于监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浅论加大党内监督力度的思路和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浅论加大党内监督力度的思路和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