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初探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情况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认真按照中纪委、监察部的统一部署,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特点,把促进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多种措施,标本兼治,才能收到实效。
一、 深化企业改革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
纵观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过去企业中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已逐步减少或消失了。如跑项目、资金中的“感情投资”问题;公有住房分配上的不正之风;群众生活物质供应上的走后门等等,在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物资供应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这些不正之风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已逐步消亡,腐败现象得到根本竭制。现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企业业务招待费开支过大、项目不清;财务、物资管理较为混乱;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难以真正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权利过分集中,而监督制约体制不合理等密切相关。由厂长(经理)任免的企业监督部门人员来监督厂长(经理)工作难免被动;企业用人机制长期不变,造成人员流动差、人事关系复杂,一家人在同一企业工作屡见不鲜,没有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用人竞争机制;同时,社会大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在同地方有关部门交往中,为了企业整体利益和生存不得不开展“特别交往”;有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行“内外有别”措施,以“适应”某些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这些消极影响给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其根本解决方式,也只有尽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与之配套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等等,从体制上有效地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是取得实效的关键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生产经营单位,工作的重点是市场营销、物资采购、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围绕企业重点工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就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深入开展效能监察。效能监察不仅是解决企业廉政的一种较好方法,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开展效能监察同企业管理层工作目标一致,最容易得到领导支持和欢迎。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认真分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选题立项,并同相关专业人员一道,制定严格周到的监察步骤和方法,通过查清问题,分清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二是要强化物资采购和财务管理的监督。物资采购资金占企业生产成本主要部分,控制程度不同,对产品成本有直接影响,而且采购管理人员是各厂商生意上争取的对象,受到不良影响的机会较多,是腐败的多发环节。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物资相对过剩,给企业实行比价采购创造了条件,对比价采购的监督要防止有的物质采购单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开展物价调查,掌握工作主动,建立采购人员比价业绩台账,作为对其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对重大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应进行公开招标、集体议价、跟踪比价,严把质量关,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方面,要克服仅进行财务检查、年终审计财务报表的简单监督模式,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工作特点,财务管理制度的可靠性。要把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严禁企业私设“小金库”、资金财外循环等问题,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作用,认真落实经营者离任审计制度。加大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对擅自处理废旧物资等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抓好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初探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