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各宗教在挖掘有利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内容方面进行了摸索尝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理论建设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人过分强调“因信称义”,夸大信与不信的对立,还有的大讲“末世论”,这些落后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消极作用,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爱国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对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作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阐述,既要注意提高广大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又要注意适合信教群众信仰上的要求,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积极向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理论体系。
3、“引导”的关键是抓好接班人的培养。教职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因素。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群众中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和教育年轻一代的爱国宗教职业人员,对我国宗教组织的将来面貌具有决定意义。宗教局有责任也要有意识地物色一些年轻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好、文化素养较高、对教务热心、在信徒中有一定威信的教职人员,悉心加以培养。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宗教发展需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承上启下,带领广大宗教信徒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4、“引导”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爱国宗教组织建设。爱国宗教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宗教界人士与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服务的对象是信教群众,工作的目标是按照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努力办好宗教事业要实现这个目标,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统战、宗教部门帮助提高爱国宗教组织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同时,对爱国宗教组织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力量比较强的,要固本强身,比较薄弱的,更要输血充电。近几年来,我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加强爱国宗教组织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这项建设工作做得越好,越有利于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越有利于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沿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前进。
5、“引导”的基本保证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宗教团体与其他社会团体一样,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完备的工作程序,不仅影响宗教团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给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易造成宗教团体内部的混乱。因此,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宗教团体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宗教团体自身管理的需要。不能以宗教经典来代替规章制度,我们要帮助他们建立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外事制度等各项制度,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不能出现制度形同虚设的状况。民主办教是保证各项制度得到落实的最有效的机制。这是天主教提出来的,是中国天主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的体现。这个机制同样也适应于其他宗教。国家提倡依法治国,教会也应该按章办事。民主办教就是要实现由少数人决策向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共同管理的转变。XX市在民主办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推广中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总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课题涵盖了宗教工作的所有内容,在实践中还会遇到形形式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需要我们切实调动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拓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路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浅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