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设计调查表(问卷)是否科学。调查表是用来收集资料的表格。如果表中问题采用问答式,则称为问卷。它是调查提纲所提问题的进一步条理花、具体化。它最后具体确定了该调查研究收集哪些具体资料。调查表和问卷是大规模调查必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从调查提纲到设计成调查表和问卷,中间有一个设计指标的过程。只有设计出科学的调查表和问卷,才能得到真实的资料。
5、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组织计划。较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必须细致、认真地作好实地调查前的组织工作,这些组织工作包括:(1)筹措经费,以备调查研究所必须的各种支出。(2)选训调查员。为了使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短时间内完成,往往需要选用一批调查员。为了尽可能减少由于聘用调查员所带来的误差,必须严格选择和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选标准一般考虑性格、工作作风、文化水平、责任心等因素。培训调查员主要包括向调查员讲解调查目的、讲解调查表或问卷内容、讲解调查纪律、进行模拟访问调查等内容。(3)在调查所及的地区和单位宣传该项调查研究的意义,求得有关领导机关和被调查对象的支持,以确保调查研究的顺利进行。(4)合理配备人员、安排好调查研究的进程。
实施阶段科学性的评判
一项社会调查的实施阶段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内容。它是研究者直接或间接同被研究对象接触,向被研究对象索取资料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整个研究最关键的阶段。对此阶段科学性的评判,主要看调查方案中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否有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
1、资料的收集。收集资料是调查研究者按照调查提纲、调查表或问卷向被调查者全面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对这一过程设计科学性的评判主要看设计能否保证收集资料的真实性。
2、资料的整理。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是原始资料,必须经过整理才能用来分析研究。原始资料可分为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两种资料的整理应完成下列一些工作。
(1)文字资料的整理。文字资料包括座谈会的记录、开放式问卷的答案。整理文字资料时要做以下工作:第一,审查补充,即看资料是否完整、明确,并辨别资料的可靠程度。第二,摘要,即把其精华之处提取出来。第三,归纳分类,即按调查提纲、或依专题等将资料归类。第四,编整加注,即对各类材料统一编排修整,做出初步总结。总之,文字资料的整理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其基本要求是真实、具体、简明、扼要。
(2)数字资料的整理。现代化调查研究得到的将是大量数字资料。在整理数字资料时要做好校订和编码工作。校订工作包括检查研究对象、所得资料是否有遗漏之处;检查资料有无错填之处;检查度量衡单位是否划一;检查答案之间是否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编码工作首先对所有调查表(问卷)编码,再对经过分类排列的问题逐一编码,最后对每一问题的全部选择性答案排列编号。编码也可在设计调查或问卷时进行。需要较多编码的要搞编码手册。
总结阶段科学性的评判
调查研究的总结阶段主要有资料分析、检验假设、撰写研究报告三项工作。对这一阶段的评判,一般就不应属于调查设计方案是否科学的范畴了。前三个阶段的规范已经为撰写报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于面对资料能否写出好的报告,那就要看研究者的功力了,那已经不仅是方法的问题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如何评判一项社会调查方案的科学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