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的企业业绩评价探讨(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3 预算期末的综合业绩评价?
预算期末(半年、一年、季度取决于公司)对于企业各业绩评价单位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对于评价标准的选择,企业可以以预算目标为评价标准,因为预算目标已不同于传统预算业绩评价,而是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该体系引入了战略动因驱动,实现了与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其评价内容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为主,综合业绩评价作为本期预算的终点和下期预算的起点,主要涉及企业整体效益的评价及奖惩分配的问题。?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两类指标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过分注重非财务指标,企业很可能因为在财务上缺乏弹性而导致财务失败,但只关注财务指标又易导致短期行为,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共同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而且,其方法日渐成熟,这体现了业绩评价从以财务指标为主转向以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并重的发展趋势。
评价指标应体现企业战略、计划(或预算)、控制和评价的一体化,以前及现在大部分企业,他们在企业的战略制定、年度计划、预算编制、实际业务控制和业绩评价等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中,使用的评价指标有很大的差异。?
各类指标的综合平衡应用是一个主要趋势,用单一财务指标对管理者业绩进行评价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其中,传统业绩评价的框架将会有较大的改进,将发展以客户导向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和保持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将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的要求建立适合自己要求的、能确保企业均衡发展的业绩指标体系。?
对于充分发挥预算机制的作用来说,动态评价与综合评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综合评价在整个预算循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差异分析的正确与否,与激励机制结合进行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否,都直接影响到预算目标的完成、目标设定的反馈和调整。动态评价不仅为实现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控制提供了手段,而且其关于差异的分析和评价是期末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预算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预算机制只有过程与结果并重才能真正发挥其系统控制的作用。企业应首先实现预算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对接,在做好综合业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管理活动的特点,加入动态业绩评价的环节,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业绩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全面预算的闭环管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借鉴平衡记分卡的方法,将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目标转化为短期业务计划目标,通过基于业务活动的预算编制过程,将其量化为预算年度预算目标,从而形成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业绩评价标准是预算目标,同时引入竞争对手等标杆的相对业绩评价标准,以保证实现预算目标的激励作用,并最大程度上避免传统财务预算业绩评价中的业绩操纵和短期行为。可以说,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通过融合先进的国外业绩评价体系,在传统预算的业绩评价基础上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值得我国企业借鉴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刘俊勇,孙薇.企业业绩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
[2]冯丽霞.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J].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3).?
[3]唐宗明,陈琦伟.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新体系[J].会计研究.2004,(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基于全面预算的企业业绩评价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
基于全面预算的企业业绩评价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