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假设上例中长城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现向长城公司提供两个贷款方案,甲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10%和40%的利率分别提供2笔金额为500万元的贷款,共计贷款1000万元;乙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25%的利率提供贷款1000万元。问长城公司应作何种选择。
(1)如果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支付利息 = 500×10% + 500×40% = 250(万元)
乙方案每年支付利息 = 1000×25% = 250(万元)
两个方案每年支付的用资费用都是250万元,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是为25%,从筹资的角度看,两个方案完全一样。
(2)如果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 500 500
= + = 288.5(万元)
还本付息额 (P/A,10%,10) (P/A,40%,10)
乙方案每年 1000
= = 280.03(万元)
还本付息额 (P/A,25%,10)
甲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8.5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0.03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比甲方案少8.47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3)如果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 500×(1+10%)10 + 500×(1+40%)10
= 500 × 2.5937 + 500 × 28.926
= 15759.85(万元)
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 1000 ×(1+25%)10
= 1000 × 9.31323
= 9313.23(万元)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5759.85万元,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9313.23万元,乙方案比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少6446.65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可见,在等额分期还本付息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条件下,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年现金流出量并不等于(一般要小于)按个别资金成本加权计算得到的年现金流出量。
表2 筹资方案还本付息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年 限
方 案 1 2 …… 9 10
按期付息
到期还本 甲 方 案 250 250 …… 250 1250
乙 方 案 250 250 …… 250 1250
等额分期
还本付息 甲 方 案 288.5 288.5 …… 288.5 288.5
乙 方 案 280.03 280.03 …… 280.03 280.03
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 甲 方 案 / / …… / 15759.85
乙 方 案 / / …… / 9313.23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只适用于按期付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的筹资方案决策,而不适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因为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按资金成本将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通常为现值)。根据前面的举例可知,同一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要大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累加,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要小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累加。所以,不能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判断投资项目经济上的可行性。
一个项目投产后,回收的现金首先要用于偿还负债的本息,然后才是回收的投资成本,向股东支付投资收益。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多种渠道时,决策者应站在股东立场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一个投资项目的优劣以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的大小或股东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而不是按投资总额计算的净现值(或净现值指数)大小或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即应采用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和股东内含报酬率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资金成本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合理运用(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