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美国对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为了加强对证券化资产的信息披露的管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对此做出了规定,SFAS—No1140披露准则除了要求企业披露与证券化有关的会计政策、现金流量、关键假设以及公允价值对关键假设变动的敏感程度,还要求披露以下内容:①资产组合的现状以及预计损失;②由于提前支付、损失及折扣率的不利变化减低权益的公允价值的测试;③本期特殊目的主体与转让人之间全部现金流量;④转让人所管理期末拖欠债务以及净信用损失。
3完善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立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实现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的转变,对我国国有银行而言还可能成为其解决其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而停止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而应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立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使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SEC前任主席A•Levitt在一次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中,提出了代表准则高质量的一个重要质量特征:透明度。在2008年11月召开的G20峰会上,美国财务部秘书长大卫•麦考密克对于全球会计准则提出了四点要求,即透明度、责任感、合理的监管、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国际合作。可见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重视。
根据我国学者魏明海、刘峰的研究,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的概念,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各种监管体制;②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遵循;③对外报告和披露高频率的准确信息。它的提出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显然,会计透明度概念是一个更为全面综合的概念,它是继美国FASB的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发布以来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又一次飞跃。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刚刚起步,会计规范相对于实务存在滞后性。然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存在需要会计核算的反映,业务中潜在的风险又需要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予以控制,会计准则的制定应与金融等相关经济领域的发展相适应,并适当具有超前性。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制定相关会计准则的经验,同时考虑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围绕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这一事实,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定义、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计量与其它金融工具会计问题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体系,以此来指导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有关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问题,可在将来制定《合并报表》会计准则中予以考虑,使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涉及的会计处理在会计准则中切实有章可循,为以后把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审计纳入监管体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LewisD.JohnsonandEdwinH.Neave.Thesubprimemortgagemarket:familiarlessonsinanewcontext.ManagementResearchNews.2008(1).12-26.
[2]Check-TeckFoo.ConceptuallessonsonfinancialstrategyfollowingtheUSsub-primecrisis.TheJournalofRiskFinance,2008(3).292-302.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国际会计准则(200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魏明海,刘峰,施鲲翔.论会计透明度[J].会计研究,2001(9).16-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