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的供、产、销、人、财、物等几乎全部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会计环节转换为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能够全面地掌握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和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控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信息和沟通,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因此,通过会计这个环节来建立企业权力约束制度,是由会计工作本身的地位所决定的。
三、运用会计控制权,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
集团成员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解决:
(一)、分离会计控制权
而在实际中,会计常常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人员在经营者的领导下,以财务信息的形式服务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人员在组织上、经济上都依赖于经营者。会计人员作为一种“内部人角色”,往往更容易陷入“内部人控制”的泥潭中,作为被领导者去监督领导者,显然不符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分离的原则,在事实上也难以持久。这就是企业所面临的会计控制权问题。
所以会计控制权应从成员企业中分离出来,确保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集团成员企业的会计主管的聘用权应掌握在股东大会手中,企业经营者可以提供聘用意见但无决定权。这样可以较好地做到将会计控制权从企业代理人手中转移给企业委托人,形成权力的制衡;同时会计的控制权也限制在对企业财务控制的范围内,避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会对企业的自主经营产生负面作用。
(二)、通过会计控制权的监督,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
针对集团内财务目标存在的矛盾,总部在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上,必须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在化出发,依据一体化战略,对母公司与子公司、母公司与其他成员企业、子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相互间的利益冲突与财务目标进行统一协调与规划,最终在确保集团整体财务目标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的最大化,通过会计控制权的监督,从而在整体与个体财务目标间形成一种依存互动机制,克服目标逆向选择倾向。
(三)、有效评估经营者的业绩,并根据经营者的业绩给予奖惩
在对经营者进行财务控制时,不可避免地要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估。在评估经营者的业绩时,投资者应该首先确定经营者的责任目标,经营者的责任目标应分为两部分:一是资本保全,包括质量保全和数量保全;二是资本增值。对于一个经营者来说,在他的经营期间资本是否保全,最关心的问题应该不是数量问题,而是留在库里的存货、留在应收账款里的账款、留在固定资产科目上的固定资产价值是不是真正具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具有真正的变现能力,即是否进行了质量保全。要考察资本是否保全或增值,需要在期末对经营者该年度的资产进行评估和审计。评估时通常使用的指标是资本利润率。根据这个指标,我们就可以制定对经营者的考核指标:期初所有者权益×资本利润率=本年度要完成的利润目标。
评估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怎样确认该经营者的资本利润率。考核经营者时,会计人员应在资本利润率的计算时,是在年底盘点完后,把企业的不良资产全部剥离,以求出经营者的真实利润,用真实利润除以资本(期初所有者权益),就是真实的资本利润率。有了这一指标,我们再与标准利润率进行比较,即可知道经营者业绩的好坏。
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估之后,就要根据业绩好坏对经营者进行奖惩。如果对经营者激励不足,将影响以后的工作业绩,而如果对经营者经营无方造成的亏损一味迁就,那公司的前途将更加令人担忧。好的办法是,要使企业的损失与经营者的损失联系起来,同时也要把企业的利润与经营者的收入进行有效的挂钩。
(四)、有效地控制现金
众所周知,如果企业不进行赊销,则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与现金有关。企业的生命在于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的流动性,控制了企业的现金,等于完全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控制现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会计控制权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的运用(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