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严格把好资信审查程序,控制内部运作风险在现有条件下,合理安排各部门的分工与职责,制定有效的信用策略,做到各个环节相互制约,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内部运作风险。除了对现有发卡流程进行完善外,还要对不同情况的申请人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单位批量办卡的,手续可以适当简化,但一定要与单位签订明确双方的责任的协议书。对于零散的客户,手续不能简化,网点在受理办卡申请时,对申请人提供的房产证明、购房(贷款)合同、身份证件、大额存单等,在核实原件后一定保留其复印件。对于上门现场办卡的营销人员,对申请人详细资料的调查万万不能忽略,仅凭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和简单的联系地址、电话即办卡的风险隐患较大。一是不利于持卡人的紧急止付和挂失;二是不利于银行对透支的催收。
2.发卡后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
(1)风险预防。是信用卡风险尚还没有发生之前,事前预防的一种手段。
①挂失止付风险管理。信用卡止付是在信用卡业务中因持卡人信用卡遗失、被盗、恶意透支以及违反信用卡章程等,由发卡行实施的,为保护持卡人及发卡行自身利益的行为。止付可以提高发卡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有效降低信用卡风险。
②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约网点的管理,经常检查、监督特约商户经营情况,对违反协议的有关行为及时给予纠正,对已经发生的收回的伪卡、止付卡或冒用卡等现象及时进行追查,必要时可中止或取消特约商户受理信用卡的资格,对特约单位要加强培训指导,使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③对持卡人用卡知识的指导 。在开展信用卡宣传与推广中,应正确宣传善意透支,不能过分强调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要大力宣传信用卡方便购物、消费及存取现金的特点,普及信用卡基本知识,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对持卡人还应宣传和讲解信用卡的使用方法,以改变部分持卡人的不良习惯。
④建立催收机构。对到期还款的持卡人进行定期的电话催收,或寄发催款单。对于多次催款或通过法律行为追回欠款的和没有追回欠款的持卡人,应进行消户处理,并将其名单列入“黑名单”对其下次任何申请都予以拒绝。
(2)风险分散。
①向担保人转移。发卡机构要求申卡人提供担保人或单位,并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一旦持卡人不能偿还欠款,由担保人履行其还款义务。
①向持卡人转移。是要求持卡人在申卡时用自己的存单、有价证券等等资产抵押给银行作为担保的一种方式。
③向保险机构转移。这种方式是银行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风险发生,银行可以把这种风险转嫁给保险机构,从而避免或减少其本身的损失。
(3)提高民众的诚信意识。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在道德方面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觉悟抑制信用卡犯罪,同时健全涉及信用卡业务的法律法规,保证信用卡业务的顺利开展。
(4)建立客户个人资信管理体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持卡人信用与银行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银行无法控制持卡人的行为,也不能随时了解持卡人财务状况的变化,从而使得这种不对称性存在。所以要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收集到得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评价等,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这个管理体系在业界联合建立,对于银行更为有力。
(5)风险的补偿,指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为了弥补由于冒用、恶意透支等造成的呆、坏账损失,可根据有关规定,按一定比例提取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对于经过风险转移仍不能追回的损失,可从风险准备金中冲减。这项措施采取的是风险接受策略,信用卡业务具有高风险性,不可避免会给发卡行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对于已经确认的呆、坏账应加大核销力度。
(6)建立商户监控系统。对授权及收单操作进行监督,该系统监视对象包括大额交易、不正常交易、非正常交易、同一卡号的重复交易、高于平均收单量的不正常情况及同一卡号发生连续金额相同的若干笔交易等。然后通过人员调查持卡人是否有恶意透支的可能性,如果有应及时止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