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局面要求政府采取“从紧”货币政策予以调节,这势必会对广大的中小出口企业在周转资金、出口成本、竞争环境等产生深刻影响。中小出口企业应该正视“从紧”货币政策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应对。
[关键词] “从紧”货币政策 资金压力 联合发展 规避外汇风险
一、当前我国对“从紧”货币政策的态度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重要工具。其中,宏观货币政策一般包括调整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公开市场政策(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等。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采取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般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例如,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应该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向商业银行或公众出售国债、调高再贴现率和调高法定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减少市场中的基础货币,提高利率、紧缩银根。
2007年我国“高经济增长,高物价增长”的局面已基本形成。从2003年起,我国已经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在物价变动方面,2007年的显著特征是物价增幅逐渐走高,上半年CPI升幅为4.4%,超过了年初设定的目标。1月~11月CPI涨幅升至6.9%,全年升幅为4.8%,创10年来的新高。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凸显,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根据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从2008年起,中国改变实施近10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说明,“从紧”的货币政策将要在一段时间内贯彻下去。
二、“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的出口已成为我国企业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正在日益成为我国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力量。
但是,对于中小出口企业来说,由于其实力不强,导致其出口活动的基础比较脆弱,因而更容易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政府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势必会对众多中小企业的出口活动产生影响。
1.“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小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1)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中小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中使用美元计价者占有较大比重。在快速的经济增长、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具有升值压力。当一国货币升值时,其本国企业的出口价格将会增加。中小企业由于出口利润空间不大,压缩成本的能力有限,因此对出口价格的变化比大型企业要更为敏感。一旦因为出口价格提高失去客源,对企业的生存势必产生影响。
(2)提高信贷成本,增加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对于许多中小出口企业来说,开拓出口业务的资金并不充足,资金链往往存在一定的压力。如果想进一步发展,需要从银行获得一定的信贷资金。但事实上,一直以来,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都在困扰着我国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往往由于不符合银行融资所需的抵押和担保条件,因而很难从银行获得所需融资。而 “从紧”的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就是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这两种措施都会控制信贷的数量,提高信贷的成本,从而使中小出口企业资金链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2.“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小出口企业的有利影响
目前我国从事出口行业的中小企业为数众多,价格竞争是他们重要的竞争手段。这种价格竞争方式对我国优化结构出口的目标产生了不利的冲击,使得某些产品的出口市场比较混乱。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出口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可能被淘汰。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优胜劣汰”将会引起资源的重新配置,对于规范中小出口企业的市场活动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小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