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纪实文学;对人的关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她的作品给我的画面感就是由一个点发散了多条射线,每条射线上都是一张倾诉的嘴。
在2015年,她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方面对她的表彰词是这样的:她的复调书写,是对这个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这一句颁奖词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其作品的三个特点:复调的写作技巧,纪实的叙事方式以及对人的关注。
一、写作技巧:“多声部”的复调手法
“我走遍了全国各地……采访了五百余次,接下去我就不计算了,那些面孔逐渐从我的记忆中离去,留下的只是声音。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一种和声,是无数人参加的大合唱,有时听不见歌词,只听见哭声。”——阿列克谢耶维奇[1]
复调原本是一种音乐术语,简单地说就是由若干独立声部有机结合的多声部音乐,后被前苏联理论文学家巴赫金借用到文学上,以“复调小说”来定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在阿的作品中,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纯粹的真相世界,无数的声音在这里汇聚。我们能听到第一时间冲向切尔诺贝利的消防队员的遗孀的声音,听到爆炸后不愿离开家园的老妇的声音,听到在战争里失去父母的孩子的声音,听到在战争里丧失儿子的母亲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发出者拥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但是他们经历了相同的灾难,因而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有如一场“多声部大合唱”。
采访对象的多元化造就了悲怆的灾难交响乐,无数个声音无数个故事,如同大杂烩混杂在一起。复调小说不同于独白小说的是,其文本中并存多种叙事声音,他们独立而不相混合,都具有充分的主体价值,而不是作者话语的附属品。所以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每个声音都有了无可替代的存在意义,复调于阿列克谢耶维奇不只是一种写作手法,更是观看社会的方式。
二、叙事方式:纪实——“恰到好处的缄默”
“我是独自进行的,我完全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阿列克谢耶维奇
这句话是她对下面这个问题的回应,也概括了她生活和写作的特点,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独自一人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
她的著作,翻开哪一本映入眼睛的都是不加粉饰的真相,残酷而震撼。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叙事方式融入复调,因而她的纪实文学又显得极为特别。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或报告文学,她的身份就是一个倾听者,从来不用自己的逻辑来转述和联系讲述人的故事,她永远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缄默。这,便让文本表现出了一种完全的自然,仿佛真相用淡淡的语调在耳边告诉读者,了解到真相的读者受到的冲击力不输一部虚构的悲剧,他的作品不是虚构的,却比虚构的更令人难以置信。
阿列克谢耶维奇采用的创作手法必然相比“虚构”少一些细腻的文笔或丰富的文采,但这就是阿的作品特点,她认为,纪实比描述更具说服力,而实际上的效果也确实如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多声部”的苦难交响——浅析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