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课堂的构建与思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四、实施个性教学,构建生成课堂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认知,课堂不再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有效平等的对话。感知课堂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鼓励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进行课程的生成。教学成为了师生共同的意义创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课堂上教师能够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情境,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同时这种“生成”也是对课堂的拓展与深化,促进了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 
  例如执教习作课《参观学校》时,为了避免学生笔下的游览路线千篇一律,教师并没有事先预设好参观学校的路线,而是在课前让学生以小导游的姿态,自己先去学校观察,搜集相关信息。在课堂上,通过物联网设备,展示师生共同搜集到的照片与学校的信息资料,让学生自己确定参观的重点区域并及说明理由。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变得更为清晰、合理,也产生了更多的灵感。同时,学生还能利用物联网设备,用学校的平面图介绍自己设计的参观路线。这种方式充分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化思考,也让学生的习作更富有童趣和创造性。 
  五、激发问题意识,构建探究课堂 
  传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方式,与之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亲历学习并获得丰富的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建构意义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一个个真实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通过感知课堂的互动交流与实践活动,学习不再是对书本知识的机械识记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知课堂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感受,更需要在学生的诸多感受中生成各种疑惑和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主动建构相关知识。 
  例如在执教《我们的身体“尺”》一课时,教师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一拃、一庹、一步、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一拃和一庹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测量过了,接着思考那一步、一脚有多长?我们又该怎样测量呢?”为了使测量活动顺利进行,教师用事先拍好的测量“身体尺”视频,对如何进行测量进行了示范,并在学生测量时拍照上传,对测量的起点、终点,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说明。随后利用物联网技术,现场分别输入男生、女生“身体尺”的数据,体会四把“身体尺”中最短、最长的分别是哪把尺,了解二年级孩子的每个“身体尺”的大约长度。在真实的操作情境中进行数据体验,让学生真切地认识身体上的“尺”,不同年段身体上的“尺”,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着的身体上的“尺”。这种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调动了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探究的兴致,加深了思维的深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学习需要情境的刺激和感发。”感知课堂通过为学生创设切合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拓展课程资源,在“亲历实践”或“虚拟实践”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在多元对话与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问题,使学生在探究新的未知领域的过程中,获得真切自然的认知能力,踏上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之旅。 
  (钱科英、惠晓婷,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2140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课堂的构建与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课堂的构建与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zhidao/122696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