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栽培技术
2.1园地选择
根据蓝莓的生态适应性,先确定适栽区域,即气候条件适宜区,然后进行种植地块的选择。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首先了解或测定土壤pH;其次,要尽可能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而且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阳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2m宽的梯田;立地类型以荒山地、低产松林改造地最佳,坡地退耕也可。但退耕地的栽植成活率不如松林改造地的成活率高,而且病虫害和杂草也比松林改造林地多,使生产管理成本增大。在南方丘陵山区,结合商品林基地建设,推广种植蓝莓,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调整了林种结构,还可以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4]。
2.2品种配置与定植时间
异花授粉是提高蓝莓产量和果实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丛蓝莓自花结实率高,而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极低或不结实。异花授粉可使高丛蓝莓的坐果率从67%提高到82%,使兔眼蓝莓从18%提高47%。因此,在蓝莓的种植园内,至少需配置2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3∶1,即主栽品种2~3行,授粉品种1行。
在冬季不很干旱的南方,以秋季至早春萌动前定植最好。一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而且要扶土踩紧压实,做到“三扶两踩一提苗”。在秋冬季干旱的地方以雨季到来时定植为宜;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定植。在贵州麻江夏季定植,也能达到95%以上的成活率。
2.3定植密度与整地
高丛蓝莓定植密度以1.0~1.5m×2.0~3.0m为宜;兔眼蓝莓常选择1.5m×2.0~2.5m;半高丛蓝莓选择0.6~1.2m×2.0m。在国外,实际栽培密度常根据机械化程度而定。我国南、北方,可以根据实际经营目标选择适宜的密度。
定植前挖定植穴称为整地,整地(定植穴)规格为1.0m×1.0m×0.5m(长×宽×深)。种植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整地规格,对兔眼蓝莓可适当增大整地规格。定植穴挖好后,将取出的泥土掺入磨碎的松树皮和泥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匀后回填入穴内,回填土要以高出地面20~30cm为宜,在土壤酸度不够的情况下可掺入适量硫磺粉。
3参考文献
[1] 邵春英,崔自亮,杨艳丽.蓝莓优良品种介绍[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8):36.
[2] 聂飞,韦吉梅,文光琴,等.蓝莓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果菜,2007(3):25-27.
[3] 马艳萍.蓝莓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与营养保健功能[J].中国水土保持,2006(2):47-49.
[4] 聂飞,方品武,廖优江,等.美国兔眼蓝莓在黔中丰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5(7):38-3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