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密植、扣棚、大棚管理、撤膜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大棚樱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樱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栽培樱桃上市早、效益高,露地栽培于4月底至5月初成熟,单价3~6元/kg,而在3月底至4月初可以达到60元/kg,价格提高了10~20倍。同时,大棚栽培可以克服露地栽培难以解决的花期低温冻害问题,产量稳定,效益较高[1]。在2002—2007年对大棚樱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
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不易积涝、土层深厚、透气性好、保水力较强、pH值6.0~7.5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上建园[2]。樱桃是喜水果树,建园时要充分考虑水源和灌溉条件,把园地选择在离水源近、有水浇条件的地方。樱桃成熟期集中,耐贮性较差。因此,要把园地选择在离销售地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2品种选择
大樱桃设施栽培品种应以需冷量较少的早熟品种为主,如红灯、早大果、芝罘红等。也可在以早熟品种为主的前提下,适当选择优良的早中熟品种,如先锋、美早、意大利早红等,以延长上市期。
在选择主栽品种的同时,要配置好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或接近、授粉亲和力强、丰产、优质的授粉品种。授粉比例为1∶4。宜隔2~4行主栽品种,成行栽植1行授粉品种。
3合理密植
樱桃栽植一般分为冬栽和春栽2个时期。在冬季多风、干旱的地方,冬栽苗木易失水抽干,降低成活率。因此,可春季栽植。春栽宜在土壤化冻后至苗木发芽前进行,一般以3月上中旬最为适宜。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一般要进行合理密植[3]。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株行距宜采用4 m×4 m或4 m×5 m,栽植510~630株/hm2。为了增强大棚的采光性能,宜采用南北行向。
4扣棚
大棚樱桃设施栽培投入大、成本高,为了缩短回报周期,实行设施栽培大棚樱桃的树龄最好在5年以上,产量稳定在7 500 kg/hm2。否则效益不明显,投资回报期长。樱桃的低温需求量一般为7.2 ℃以下1 440 h。一般休眠早的地方,扣棚早、采收早。以早销售为主要目的时,可在12月开始扣棚。
5大棚管理技术
5.1温度调控
5.1.1增温。主要是棚内配备电暖气设备,利用酿热物提高土温,促使气温升高。常用酿热物主要是鲜马粪和鲜厩肥等,施入土壤中酿热。
5.1.2降温。由于天气晴朗、光照充足的中午大棚内的温度高于樱桃生长的最适温度,必须通风降温,主要采取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2种方法。
5.1.3防冻。可采取棚外盖草帘、寒流期间棚内加热水、霜冻前棚外熏烟等方法防止冻害的发生。
5.2湿度调控
大棚内的湿度条件,主要包括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2个方面。人工调节湿度条件时,土壤湿度多通过换气和控制灌水等2项措施调节。
5.2.1换气。采取改变温度调节空气湿度时,要注意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可升高气温[4]。棚内相对湿度为100%时,温度每升高1 ℃,相对湿度降低5%,在5~10 ℃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 ℃,相对湿度降低3%~4%。大棚内相对湿度太大时,可采取通风的方法降低空气湿度。应注意的是通风换气降湿以不影响棚内温度为准。
5.2.2灌水。大棚内灌溉宜采取分次轮流穴灌的方法进行,以免因灌溉引起棚内空气湿度增加过大,或因灌溉大幅度降低土温。
5.3花果管理
5.3.1疏蕾疏果。疏蕾一般在开花前进行,主要是疏除细弱果枝上的小花和畸形花,每花束状果枝上保留2~3个饱满、健壮的花蕾[5]。疏果一般在生理落果后进行,要把小果、畸形果和着色不良的下垂果疏除。一般1个花束状果枝留3~4个果即可,最多4~5个。 5.3.2促进果实着色。①摘叶。在合理整形修剪、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的基础上,在果实着色期将遮挡果实浴光的叶片摘除。果枝上的叶片对花芽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切忌摘叶过重。②铺设反光材料。果实采收前10~15 d,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以增强果实的浴光程度,促进果实着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大棚樱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