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职农林专业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2.1提高认知水平,促进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因而,对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来讲,应重视并开展创业教育,不断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建设和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农业院校要根据农林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推进创业教育,在教学计划中落实创业教育课程[4]。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市场营销、融资、经济法、财务管理、心理学等知识,使学生逐渐树立起自己创业的意识与信心。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尽量少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多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创业所需要的具体创业能力。
2.2改变传统的择业观念,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即转变进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找“铁饭碗”的观念,转变强调对口就业的观念,转变只愿在当地就业的地域观念,帮助农林高职学生树立起新时期新形势下去农村自主创业、争做“新型农民”[5]的就业观念。应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各种校园媒体,以讲座、讨论、创业计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内容,在校园里营造一个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可以邀请社会上相关专业的创业人士来校介绍其创业经历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2.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这一因素决定着创业教育过程中人力开发的质量和效率。没有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来引导,创业教育的实施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学校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努力锻造一支符合本校、本专业创业教育实际,能够勇于探索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专职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注重吸纳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和选派教师去农业企业从事创业实践,鼓励教师自主创业[6]或定期举办创业教育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的形式,有效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业教育水平。
2.4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在多数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创业,不敢创业,而是缺乏创业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这就使得一部分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农业类学生在创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专业存在一个优势:拥有实验或实训基地,即有现成的活动场地。那么资金就成了他们创业的最关键因素。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对创业经费的投入,更新实训设备,创建创业实验基地,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为农林专业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创业信心和热情才会持续高涨,创业意志才会更坚定,创业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此外,校方还应该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如成立校级创业教育教研室,研究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运行规律,建立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使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得到教学管理上的认可。通过评选 “优秀创业社团”、“十佳创业能手”、“优秀创业指导教师”等,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障创业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走过,未来将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既对农林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创业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总之,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农业高职院校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与实践环境,以开拓切实有效的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不断推动中国高职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走向成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高职农林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策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