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嵩县白云山旅游景区索道概况,指出其遭受雷电入侵的主要途径及类型,根据雷电风险评估确定其防雷保护级别为Ⅲ级,并提出防护措施,以期指导景区索道的雷电防护工作。
关键词索道防雷设计;雷电入侵途径;风险评估;白云山旅游景区;河南嵩县
由于多种原因,洛阳市大多数旅游景区的防雷设施很不完善,有的景点根本无任何防雷措施,防雷减灾意识淡薄。若洛阳市的历史文物、旅游资源因雷击而损毁,或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将严重影响该市“中国优秀旅游城”的声誉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保障景区安全,依法加强旅游景区防雷减灾工作已迫在眉睫。现针对白云山旅游景区索道概况,评估其雷击风险,并将其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1景区及索道概况
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南部伏牛山原始林区,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是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景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总面积168km2,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平均海拔1 800m,1 300m以上的山峰有103座。嵩县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d,最高雷暴日数可达46d,属多雷区。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因雷击造成的财产和人员伤亡不断增加。嵩县白云山索道,位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瀑布游览观光区,总长545m,垂直高度差246m,设8个迂回塔架、驱动站房、迂回站房。驱动站房位于海拔高度1 363.4m处,长17.64m、宽10.78、高6.64m,钢架结构,彩钢瓦屋顶。迂回站房位于海拔高度1 117.4m处,长16m、宽9.5m、高6.64 m,钢架结构,彩钢瓦屋顶,站房外设不锈钢护拦人行通道。始建于2005年9月,并于2005年10月投入使用。供电方式采用TN-C系统,距驱动站房200m处,使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并自备柴油发电机2台。
2索道遭受雷击入侵的主要途径及类型
一是损害源。雷电流是根本的损害源,损害源根据雷击点的位置可划分为:雷击驱动、迂回站房;雷击驱动、迂回站房附近区域;雷击索道;雷击索道附近区域。二是损害类型。有生物伤害、物理伤害、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等[1,2]。三是损失类型。包括人员生命损失、服务设施损失、公众服务损失、经济损失(服务设施以及服务中断的损失)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白云山旅游景区索道雷击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