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农村社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试验区安排新机制经费2.4亿元,用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基本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建设了13所寄宿制学校;在医疗卫生方面,试验区累计投入血防资金近2亿元,把血吸虫病防治与兴地灭螺工程、土地整理相结合,完成血防查病17万人,治疗化疗病人10 225人,救治晚期重症病人206人。另外,该区还按照甲级标准建设了231个村卫生室,另有9个乡镇卫生院正在建设中;在文化方面,试验区补助资金188万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活动站建设,目前7个文化站、105个文化活动室已经全面动工,部分已经竣工并开始投入使用;在体育方面,投入资金747万元,完成4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在社会保障方面,在进一步落实新农村医疗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安排农村低保资金980万元,新增加计划名额7 153人,低保户已达到2万人。
(3)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和组织、作风建设得到发展,村民自治进一步完善。试验区始终将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做为重点工作来抓,省委组织部专门颁发了《仙洪试验区基层党建工作指导意见》,举办试验区乡村干部示范培训班,对各个片区218名乡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为引导试验区干部依法办事、为民谋事,省纪委与省监察厅制定和推行了《关于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腐败风险防控体系的意见》以及仙洪试验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办法等工作制度;省委宣传部通过广播电视(2009年建成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63个,培训农村党员2万余人)、建立文化活动室等多种形式在试验区积极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提高试验区群众文化素质、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同时,省民政厅指导试验区所有村完成了村委的换届选举工作,使一大批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群众信任、廉洁自律的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干部进入村委会领导班子,提高了村民的自治水平。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试验区普遍推行“五民工作法”: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筹、民事民建、民事民管。即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交给群众讨论、决定,让群众“当家做主”,从而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在村民自治方面,试验区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组建村民理事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建立与实践(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