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建珍 刘元福 谢小刚
摘要阐述了九寨沟县早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九寨沟县早实核桃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关键词早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四川九寨沟
中图分类号F30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3-0155-01
核桃是我国重要干果之一,也是传统出口创汇果品,有很高的药用、营养和经济价值,是九寨沟县种植的主要干果,在农民经济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但过去九寨沟县核桃生产多采用实生繁殖苗,造成现存核桃品种混杂、种源退化、种间差异大、品质低劣、结果晚、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通过运用现代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改善核桃低质低产和效益差的现状,通过培育、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无性繁殖,走品种化、良种化、规模化栽培之路,以实现九寨沟县早实核桃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发展现状
九寨沟县属高原干热河谷地区,海拔1 130~2 300m,年降雨量500mm,年蒸发量1 500mm,空气干燥,土壤湿度低,春季冷凉,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核桃的生长,是发展优质核桃的主要区域。全县目前共有核桃树183万株,面积逾2 000hm2。长期以来由于全县核桃均以晚实品种实生播种,种间性状差异大,种源退化,投产晚(一般挂果周期在10~15年),大小年现象严重。特别是退耕还林新栽的170万株实生幼苗,通过5年的培育生长,仍然是只长树不结果(5年树龄平均冠幅在1.5~2.0m)。因此,在保护当地优良单株的同时,引进优良品种尤为必要。2003年九寨沟县对早实核桃良种香玲、鲁光、新巨峰、阿扎343等具有嫁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的人工杂交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以解决生产中的品种退化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核桃栽培地块相对分散,产业化程度低。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和种植技能培训,农户重栽轻管问题突出,良种化和商品意识不强。三是科技推广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四是没有建立自己的良种采穗圃,距离国家良种采穗圃较远,运输困难,成本高,造成引种穗条的贮存管理较难,使成活难以保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九寨沟县早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