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晚粳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秧田期以湿为主,以保持“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无水”为原则,并使无纺布经常保持湿润,移栽前2~3d控水炼苗,掌握秧块含水量40%左右[3]。看苗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床土没有培肥的为在一叶一心期适施断奶肥,施尿素1.25g/盘,“送嫁肥”宜在移栽前3~4d追施,施尿素2.5g/盘;追肥方法为将苗床建立2~3cm薄水层后进行追施。应用壮秧剂进行床土培肥的秧苗期不用追肥。切实做好秧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应用无纺布全程覆盖的一般可不喷药或少喷药,若要喷药,应做到随揭布、随喷药、随覆盖,并在揭盖后移栽前做到带药移栽。
5大田准备
夏收后抢耕晒垡,耕翻深度10~12cm;推广麦草全量还田;耕翻田即先耕翻后施有机肥,而旋耕田即先施有机肥再旋耕,然后上水旋轧平田沉实1~2d,基施高含量复合肥(15-15-15或16-16-16,下同)225kg/hm2后再插秧。稻谷产量10.5t/hm2以上其肥料施用量分别为纯氮270~315kg/hm2、五氧化二磷90kg/hm2、氧化钾150kg/hm2。其中氮素运筹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按5∶5或6∶4运筹。
6适龄移栽
秧龄15~20d,叶龄3~4叶,苗高12~18cm适时移栽[4]。起秧时小心将秧块卷起,运秧时秧块堆叠2~3层。地膜育秧的用定制切块机具按58cm×28cm标准分割切块,搬运过程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栽插规格为行距30cm,株距12~13cm,插25.5万穴/hm2以上,3~5苗/穴,基本苗75~105万根/hm2。薄水浅插,插秧深度以“不漂不倒、越浅越好”为原则,一般以入泥0.5~1.0cm为宜。
7分蘖期管理
及时化除,适期分次追施分蘖肥,促进低位分蘖,适期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分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于机插后5~10d结合化除施尿素150kg/hm2,第2次于机插20d后施高含量复合肥225kg/hm2;7月中旬结合搁田施单质钾肥112.5kg/hm2。浅湿灌溉,排灌结合,促进根系下扎(尤其是采用麦草全量还田的田块,要经常排水露田,促通透防僵苗),增强抗逆能力。适时搁田,掌握当总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苗80%~90%时脱水搁田[5],并由轻到重分次进行,逐步到位,控制无效分蘖,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群体质量,提高成穗率。根据植保病虫情报,及时用药防治条纹叶枯病、稻蓟马、稻象甲、稻飞虱、螟虫类等病虫害。
8孕穗期管理
幼穗分化期田间保持水层,其后采用间歇湿润灌溉。坚持“两查两定”法,根据品种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适时稳妥施用。穗肥采用重促轻保2次施用,促花肥(余叶龄3.5~4.0叶)施尿素112.5kg/hm2加高含量复合肥112.5~150.0kg/hm2,保花肥(余叶龄1.0~1.5叶)施尿素75.0~112.5kg/hm2加高含量复合肥75.0~112.5kg/hm2。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选准药种,积极综防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其他螟虫类等病虫害[6,7]。同时,在孕穗破口期及齐穗期时用苯甲丙环唑225mL/hm2各喷施1次,以提高防病效果,延缓和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稻米品质。
9成熟期管理
大力推广养老稻技术,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齐穗期干湿交替,以气养根,保叶增重,收割前7d断水,确保饱水绽谷。齐穗后可用兴欣肥力素、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粒重。
10适期收获
待水稻籽粒黄熟后适期抢晴收脱,收脱后的谷粒应立即进行晾晒或烘干,使稻谷含水量达14.5%的标准,然后入仓贮藏。
11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7.
[3] 蒋祖明,李伟海,段云辉,等.武运粳19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9(5):69-70.
[4] 张洪明,嵇友权,赵加留,等.武运粳2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早熟晚粳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在线全文阅读。
早熟晚粳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