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阐述了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季节性安排、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以及园林植物与周边环境协调性等问题,以为京津冀地区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设计;京津冀地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绿化建设也在突飞猛进,但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京津冀地区位于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有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穿过。在我国主要城市园林植物区划中属于III区[1]。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2个方面:一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二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现就京津冀一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以促进该区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
1充分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季节性安排
无论是从京津冀一带的气候特点出发,还是从园林植物在不同季节的造景效果出发,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均应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季节性安排[1]。
京津冀地区的气候具有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少且不均匀等特点。为了避免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传统景象,应按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花卉数目种类,如早春开花的碧桃、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海棠等;初夏开花的野苹果、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火炬、五角枫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云杉等,所产生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2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立体层次安排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式[2]。不同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可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有效延长。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可以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北京市马驹桥一带道路两侧利用碧绿的黄杨、鲜黄的迎春和紫红的红叶李构置成的立体轮廓创造一种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3注意将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有机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些叶色鲜艳、漂亮、多变的植物[3],如乔木中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秋季叶片变红的槭树类,灌木中随光照条件不同而发生叶色变化的紫叶小檗、金叶女贞。此类植物和其他观花植物组合对于四季分明、气候多变的京津冀地区可有效延长观赏期。即使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浅绿泛黄的樟子松、墨绿色的桧柏、灰绿色的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较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会更好。园林设计中也可将观叶树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
4利用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草本花卉品种繁多,木本花卉种养方便但品种较为单一。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目前,北京、天津及河北各市在各重大节日均采用盆装草花摆放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5重视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能增加叶面积指数,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我国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种子植物有25 000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达8 000种之多,虽然京津冀一带生长季节较短,但可以选择的植物种类也达上千种[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京津冀地区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