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改善农村就业结构
农业种植基地的建设,规模化的生产细化了生产环节,促进了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大了单位农田的产出。同时,基地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业生产需要并吸收了一批农民变身成农业产业工人,提高农民市场组织程度,促进农村劳务输出,改善农村就业结构。如当前落岭村引进的珍稀中药材等4个农业生产基地,其生产方式与举水乡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或多或少关联,一批年龄相对偏老、生产能力相对不强的农户也可以很快掌握技术投入到基地生产中。多个基地直接吸纳了落岭及周边300余名农民投身基地长期打工,变为农业产业工人,农户每年除了6 000~7 500元/hm2地租收入外,还可以平均在基地务工10个月,获得相对稳定的平均1 000~1 500元/月的工资收入,每年农民整体工资性收入达到400多万元。由于在基地务工不离乡不离土,生活成本较低,农民纯收入相对于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而言,收入结余相对更多,进而也吸引了部分外出农民返乡从事农业产业发展。
2.3基地龙头带动农户,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工商资本具有实力雄厚、市场对接程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现代农业,充分利用了农村丰富的人力、耕地资源,整合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解决了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生产业主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带动了农户掌握相应的实用技术,农户通过消化吸收引进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转变其思想观念,以基地为龙头的形式,以点带面,有利于引导、带动一批种植大户并逐步带动广大农户投入农业发展中,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3参考文献
[1] 刘燕,赵淑纲.浅析中药材基地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西医学,2009(1):3066-3068.
[2] 马敏象,彭靖里.云南中药材基地建设现状与产品开发前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2001(6):66-69,82-83.
[3] 任跃英,孟祥颖,李向交.药用植物特点与中药材基地建设[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65-67,70.
[4] 周成明.中药材基地建设应考虑的问题[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2):8-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落岭村珍稀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做法与成效(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