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月每月定期泼洒生石灰,用量控制在225~270kg/hm2;定期加注新水和更换新水,保证池塘水位;同时灵活掌握施肥量和每15d用EM菌15kg/hm2来调节水质肥度,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cm左右,池水始终处于肥、活、嫩、爽的状态中,并且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为鱼类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5]。
苗种下塘必须严格消毒,防止病菌入池;定期对水体消毒杀菌、灭虫;鱼病流行季节定期投喂药饵,发生鱼病时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控制鱼病和达到“三高”效益的目的[6]。试验实现平均产值373 934元/hm2,投入产出比1.00∶2.93的经济效益,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试验由于放养的丁[鱼岁]规格不一致和偏小,出池规格在200~750g/尾,个体相差较大,300g以下丁[鱼岁]占出池产量的45%。故而在选择鱼种投放时一定要整齐,尾重50g以上的鱼种为佳,才能获得最佳效益。
4参考文献
[1] 韩育章.丁[鱼岁]的生物学及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渔业致富指南,2004(11):38-39.
[2] 王佳喜.丁桂鱼(丁[鱼岁])的生物学与繁养技术讲座第十六讲丁桂鱼鱼种培育的日常管理和运输[J].渔业致富指南,2007(8):52-54.
[3] 乔桂芹.丁[鱼岁]静水主养技术[J].河北渔业,2006(11):22,29.
[4] 袁泉.邓永生.鲢鱼种池塘套养丁[鱼岁] 技术试验[J].科学养鱼,2009(4):31.
[5] 温晓红.网箱养殖欧洲丁桂鱼技术[J].内陆水产,2007,32(6):24-25.
[6] 汪晓慧,陆波,王军,等.欧洲丁桂鱼引进及生态养殖试验[J].中国水产,2007(2):48-4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丁[鱼岁]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