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青草鲢鳙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与清整、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鱼病防治、成鱼捕捞和运输等内容,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草鲢鳙鱼;无公害养殖;池塘选择与清整;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鱼病防治
1池塘选择与清整
选择周边3~5km范围内无危及水产品养殖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系统配套,且能排能灌,日照充足,饲料资源丰富,交通、供电方便的良好生态环境区域[1]。池塘水源应是无污染的河、湖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水质符合NY5051要求。成鱼池面积一般以6 666.67m2左右为宜。精养鱼池常年水深应保持在1~2m为宜,春天宜浅,水温易升高。塘底平坦,土质以黏壤土为宜。鱼种放养时,池底应保持10cm的淤泥。鱼池以东西向的长方形为最好,长宽比为5∶3最好,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树木和房屋,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池底形状以龟背型为最好,即池塘底部中间高向四周倾斜,在与池塘斜坡接壤处最深,整个池底呈龟背状,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清整鱼池应在冬季进行,老塘口清淤后应利用冬季对塘底进行冬晒以便杀灭池底大部分细菌,早春放苗进水前要进水消毒;对新开的池塘要在冬季进水,这时水中病菌少,可减少养殖期间鱼病的发生[2]。利用外源水,要在进水口设置过滤设备,防止野杂鱼进入。对于缺少水源的地区,在相互利用邻近鱼池水
前,必须做好鱼池消毒,以防鱼病交叉感染。
2鱼种放养
鱼种质量要求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伤、游泳活泼[3]。鲤、鳙鱼种规格一般在50~250g/尾;草鱼种规格一般在100~750g/尾;青鱼种规格一般在50~1 000g/尾;鳙鱼种规格一般在10~13cm/尾;鲤鱼种一般在10~16cm/尾;鲫鱼种一般在3~6cm/尾。对于一次性放足鱼种的池塘,在鱼池清整消毒后,尽量早放苗,一般以1~3月为宜。对于多次投放鱼种的池塘,应一次性放足80%的鱼种,剩余的部分按计划投放。以肥水鱼为主要品种的搭配型,主养鱼为鲢、鳙鱼,搭配鱼类为青、草、鳊、鲤、鲫鱼等。鲢、鳙鱼放养量所占比例为70%~75%,鲢、鳙鱼放养比例为(3~5)∶1,草、鳊鱼等草食性鱼类占20%,其他底层杂食性鱼类占5%~10%,青鱼看螺蛳饵料多少决定投放量。以草食性为主要品种的搭配类型,主养鱼以草、鳊鱼为主,搭配鱼类为鲢、鳙、青、鲤、鲫鱼等,所占比例:草、鳊鱼为总放养量的40%~50%,最高达60%,鲢、鳙鱼所占放养量30%,鲤、鲫鱼等所占放养量10%~15%,青鱼视螺蛳饵料多少决定投放量。视鱼种来源可用3%~4%食盐水或10mg/L漂白粉溶液或20mg/L硫酸铜和8mg/L硫酸亚铁混合溶液等进行洗浴,在水温15~20℃时,洗浴时间以20~25min为宜;同时,根据鱼的状态灵活掌握洗浴时间。根据塘口条件,合理确定放养模式,以充分发挥池塘养殖潜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青草鲢鳙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