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植被受气候、地形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明显,由于人为干扰,植被屡遭破坏。衡山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典型地区,从残存植物来看,衡山过去阔叶林分布面积较大,而且是连续的。虽然植物种类成份不尽相同,但从山麓到山顶均有分布。常绿阔叶林是衡山地带性植被类型,常见树种有苦槠、甜槠、多脉青冈、石栎和樟树等。常绿阔叶林破坏后,逆向演替,被马尾松所替代。灌丛主要优势种有继木、映山红、美丽胡枝子、茅栗和花竹等,草丛优势种为野古草和芒草等。常绿阔叶林现残存约800亩,大多分布在寺庙周围,人工植被有黑松林、杉木林、柳杉林、毛竹林、油桐林和油茶林等。
2.衡山主要土壤类型
特殊的自然条件对衡山土壤的发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发育着不同的土壤类型,从山下到山顶呈现出有一定规律的土壤类型分布。
2.1红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生物气候条件与水平地带相似
根据衡山县气象记录,红壤分布的低山丘陵年平均温度
0~20厘米
浅黄红色砾质重壤土,中间夹有不少石英砂粒,块状,稍紧实,马尾松粗根中等,有蚁穴,腐殖质少,pH4.9
21~38厘米
红棕色砾质重壤土,块状,紧实,根系和腐殖质均较少,有蚁穴,pH5.0
38~59厘米
棕红色砾质轻粘土,大块状,紧实,根系甚少,pH5.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衡山土壤实习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