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2林地管理
专人管护,尽量减少人畜破坏。遭遇风雨后,如树苗倒伏应及时扶正、培土。为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改善杨树根系的呼吸作用,应及时对新植杨树的周围进行松土除草。杨树纯林每年需松土、除草2~3次,复合经营的杨树林可以以耕代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追施农家肥或者适量尿素,用量为450~600 kg/hm2。从第3年开始可株施复合肥0.5~0.7 kg,施肥方法:在树周围70 cm左右处挖环形施肥沟,深度在30 cm左右,最好是复合肥与农家肥或有机肥一起进行混合施用。据调查对比,以耕代抚及适量施肥的五年生杨树单株材积生长量增加30%以上。
7.3整形修枝
杨树整形修枝主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把握好修枝的年龄与强度。造林第1~3年,要尽量保留更多的枝条以促进生长,但要及早修除双主干或多主干中较劣的主干,只保留1个通直粗壮的主干;要逐年及时修除与主干竞争的过旺生长的“卡脖子”大枝和主干下部萌生的枝条。造林后4~7年,在保持树冠高度大于树高2/3的前提下,每年自下往上修除一轮枝条及其上部可能形成的“卡脖子”大枝和主干下部萌生的枝条,即第4年(冬季)修除苗木先端在造林第1年所生的轮生枝;第5年修除造林第1年所生主干上的轮生枝;第6年修除造林第2年所生主干上的轮生枝;如果枝下主干高度仍未达到8 m,则第7年修除造林第3年所生主干上的轮生枝。如果在上述年龄没有达到相应的修枝强度,可分2年进行修枝以达到相应修枝强度。二是把握好修枝的时间。一般在冬季休眠季节进行修枝,不易感染病虫害,但容易在修枝口处萌发新枝;也可以在生长季节进行修枝,尤其以3月中、下旬萌芽前一段时间为最好。三是把握好修枝的质量要求。要使修枝口尽量平滑、不劈裂、与主干表面平齐;若枝条较粗,则修枝口要离主干表面0.5~1.0 cm,使其伤口较小、愈合较快,不会形成死结[3-4]。
7.4间伐
间伐可以提前获得小径材,主伐时收30 cm以上的大径材。初植密度为3 m×5 m、4 m×5 m或3 m×6 m的中密度片林可在第5、6年进行间伐。间伐方法:在间伐衰弱木、下层木的基础上,按品字型间伐宜在冬季进行。据调查,实行中密度林分间伐最终收获大径材的栽培模式,平均效益较高。
8病虫害防治
8.1杨树烂皮病
8.1.1主要症状。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分叉处,发病后出现圆形、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病斑干缩开裂,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桔黄色分生孢子角。病斑包围树干1周后,上部枯死。
枯梢型主要发生在一至四年生幼树和大树枝条上。初期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斑迅速扩展绕枝干1周后,上部枯死。杨树烂皮病为真菌病害,病原有2种,均为弱寄生菌,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落的树木。
8.1.2防治措施。加强管理,促进树木旺盛生长,以提高抗病能力。春、秋季发现病斑及时刮除,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50%退菌特等100倍液涂干,施药应在发病高峰前进行,可以有效地控制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蔓延。
8.2杨树溃疡病
8.2.1主要症状。3月中、下旬感病植株干部一般在皮孔的边缘形成小泡状溃疡病斑,病斑破裂后周围流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为黑褐色,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4—5月病斑周围形成隆起的愈伤组织,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严重受害的树木,树皮上的病疤密集,相互联结,以致养分不能输送,植株逐渐枯死。以3、4月发病较多。8.2.2防治措施。于4—5月及8月初,在主干上喷洒药剂,防止病菌侵染。药剂可用2∶2∶100波尔多液、30%福美砷40倍液,或40%多菌灵50倍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淮北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2)在线全文阅读。
淮北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