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小麦复播甘蓝的模式,并分别阐述了该模式下小麦、甘蓝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甘蓝;复播;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是维持粮食稳定的重要措施,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减少、农民进城务工,出现了农村地荒现象,造成小麦减产。为响应“共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民增收、维持农村稳定”的目标,博乐市布拉格镇农科站在乌图布拉格镇良种场一村民的小麦地里进行了小麦—甘蓝复播栽培试验示范工作。经测产小麦和甘蓝平均纯收入为13 125元/hm2,此复播模式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单种小麦或甘蓝的经济效益,适宜在博乐市推广,现将小麦复播甘蓝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春小麦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新春14号,要求净度达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每100kg种子用40%的拌种双150g进行干拌,充分拌匀;堆闷4~6h后进行播种。
1.2整地施肥
小麦地前茬为棉花,播前进行深耕细作,镇压土壤。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足基肥,犁地前施有机肥30t/hm2、磷酸铵120~150kg/hm2加尿素75~120kg/hm2均匀撒施地面,并增施硫酸钾45~75kg/hm2作基肥,全耕层施入[1]。犁地时,将农家肥37.5t/hm2、磷酸二铵270kg/hm2、尿素150kg/hm2均匀撒施地面作基肥。播前用40%燕麦畏2.7kg/hm2对水240 kg搅匀后,均匀喷施于耕耙过1次的地面,随喷随耙,晾24h后进行播种。
1.3播种
3月2日采用机械播种,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播种量为375kg/hm2,下籽110~115粒/m,播深4~5cm[2]。播种时带磷酸二铵75~105kg/hm2作种肥,为小麦苗期增补营养。采用120cm打埂器作业,埂宽20cm;每台播种机播24行,行间距14cm。播完种后,每50m左右修1条毛渠。
1.4田间管理
4月20日浇头水,浇水前追施尿素225kg/hm2;5月2日灌二水,浇水量为120m3/hm2左右,浇水前追施尿素225 kg/hm2;5月15日浇三水,浇水前追施尿素150kg/hm2;5月30日浇四水,浇水前追施尿素75kg/hm2;7月5日浇五水。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化学除草,用二甲四氯1.5kg/hm2、矮壮素2.25 kg/hm2对水450kg喷雾进行化除和化控。
1.5适时收获
收获期适当与否,不仅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收获时机械作业的进度和收获损失的大小。收获期一般不得早于蜡熟期,晚于完熟末期。7月15日待小麦成熟后进行机械收割。
2复播甘蓝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病、丰产、商品性好的甘蓝品种表杂3号。播种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0.3%。7月15日小麦收获完成后,施入腐熟有机肥45t/hm2,磷酸铵375kg/hm2左右,然后进行耕翻,平整土地耙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小麦复播甘蓝栽培技术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