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还有最后一点注意的地方是,利用MSComm控件比较方便地开发串行通信程序,实现串行通讯原理已经得到实验结果验证,考虑到将来对系统实时性的要求,采用了MSComm控件的查询处理机制,避免了中断处理机制的不稳定和不连续性,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多个串口,只需插入多个MSComm控件,并为每个MSComm控件编写OnComm()函数。但是我们也清楚的体会到MSComm控件在VB中的使用较为复杂。这一点是我们以后在运用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伴随着单片微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单片机来对一些工业控制系统中如温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在PC机与单片机这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有突出的表现,能够很好的将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上面提到的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温度的实时检测与控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单片机的接口上再加接显示器,这样就更能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操作与控制。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我这些方面的能力有了一个全面的提高和锻炼。具体表现在对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以及在常用编程设计思路技巧(汇编语言与VB)的掌握方面都向前迈了一大步,为日后使我能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采用本系统实现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与一般其它系统的比较:一般的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需要单片机采集数据,然后用异步串行通讯方式传给PC机。相对而言通讯速率不是很理想,在一些要求通讯传输速率比较快的地方,普通的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显然是不能满足其要求的。利用VB6.0 的事件驱动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开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用单台PC 机可以测量和监控多路控制信号,整控制系统设计方便,对小型测控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且传输数据的速率要比普通的串行通信要快些。
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Windows环境下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蔡美琴等.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毓,李明.Visual Basic6.0实用开发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新民,蔡琼等.VB6.0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华.单片机通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5]魏庆福,姚亦鸣,等STD总线工业控制机的设计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6]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7]美Jan Axelson 著,串行端口大全,精英科技译,2001.5四
[8]刘瑞新等.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9]傅扬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1
[10]余锡存 曹国华.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7
[11]David Jung等著.前导工作室译. Visual Basic6.0开发人员参考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设计(二)(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