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Input:从接收缓冲区移走一串字符。
f. Output:向发送缓冲区传送一字符串。
2)CommEvent属性 :
如果在通讯过程中发生错误或事件,就会引发OnComm事件并由CommEvent 属性代码反映错误类型,可根据该属性值来执行不同的程序操作或数据处理。以下是部分属性常数值及其含义:
a. ComEvSend:其值为1,发送缓冲区的内容少于SThreshold指定的值。
b. ComEvReceive:其值为2,接收缓冲区内字符数达到RThreshold值,该事件在缓冲区中数据被移走前将持续产生。
c. ComEventRxParity:其值为1009,奇偶校验。
d. ComEvEOF:其值为7,接收数据中出现文件结束字符。
本系统采用事件驱动方式进行串口通信设计,下图2为上位机通信界面,设计了2个命令按扭,分别为发送、清空数据;两个文本框,Text1用于输入需从下位机读取的数,Text2用于显示下位机发送来的数据;3个Frame控件,一个Label控件,当然还需要一个MSComm控件。
MSComm控件属性设置如图1示:
(图2)
下面是MSComm控件的初始化程序、部分数据发送和接受程序
4调试与结论
该系统目前已调试成功,完成了PC机与51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并且实现了下列功能:1)在VB界面上发送任一数字在51单片机的数码管上都能成功的接收 2)同样通过向51单片机内写入的程序,在VB界面上可以接收到相对应的内容且运行良好。
调试过程如下:
硬件方面:
该系统的硬件调试主要是排查单片机印刷电路板的问题和连接上的一些问题。在该系统中,首先通过了仔细地推敲系统原理,确认无误;其次对照设计图纸查印制电路板,看是否有粘接等工艺现象;最后,检查外围连接是否有误,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反复调试,可确保电路板的无误性。
在本系统的硬件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下列两种情况
1)电压不稳定而导致程序无法写入的情况,使电压稳定的方法是改用新的电池,或者是再次设计电源方案,在这里是用电源接通教学实验板,然后再把教学实验板与本系统相 连接,这样,就可以得到稳定的电压了。
2)还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数码管不显示,检查后是焊接上出现了一点的失误。
软件方面:
本系统在软件调试方面也没有规律可循,调试时更多的是凭经验。软件调试的主要任务是排查错误。通过在Wave E2000编译器下调试程序,有两种错误,一种逻辑错误,也就是语法错误,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另一种是功能错误,是指在没有语法错误的基础上,由于设计思想或算法的问题导致不能实现软件功能的一种错误。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用其它串口调试软件能够很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串行通信,成功的接收和发送数据,但使用我们的VB程序却不能实现,要么只能实现接收功能,要么只能实现发送功能。之后通过对VB程序做多次的改动与测试才达到理想的结果。
2)在VB界面上发送的数据与单片机的数码管上显示的数字不相符,这个问题是我们汇编程序的问题,由于汇编语言符号的繁多加上我们的粗心在输入代码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看不见的问题,造成调试过程中出现意外。借此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搞设计搞研究必须做到细心,要有一颗敬业的心对待我们接受的任务,有耐心面临出现的困难。
3)由于要实现上下位机的串行通信,所以两者之间的波特率是否一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开始我并没有太注意这个方面的情况,到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做好要进行调试的时候,才发现有个二者波特率设置是否相同将影响到整个通信过程,我赶紧作了修改才免遭一次调试失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设计(二)(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