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行征管模式。
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新征管模式作了改进,在原有税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补充“强化管理”四字,重新表述为“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从而形成了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确立了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体现了信息化加专业化的工作思路,确定了税款的集中征收和基层征管机构的适度收缩,突出了税务稽查的打击作用,并将强化管理的要求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但随着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矛盾日益突出,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已经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管理手段的缺乏制约着税源管理科学化,阻碍了税源管理精细化。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税收征管模式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税制改革而不断完善的,每个模式都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和税制结构相适应,并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增长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地应用风险管理的途径提高税务部门工作质效,提高税收遵从度,是税务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广西地税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税收征管模式的积极探索
2012年以来,广西地税部门积极开展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尝试税源分类管理,按照纳税人规模或行业调整管辖范围;强化纳税评估,部分市、县以下税源管理部门设专岗或通过组建团队的形式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开展分事项管理,探索建立部分行业、税种评估模型及建立风险预警指标。2014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结合广西地税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柳州市、崇左市地税局作为试点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
通过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现对税源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基础管理和风险管理事项分离,打破税收管理员权力过于集中的格局,变一人统管为分事项管理,由单兵式、单部门管理向多部门、团队协同作战转变,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缓解了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参差不齐带来的种种矛盾。
(二)风险分析监控初见成效。
截至2014年年底,柳州市地税局推送实施风险应对总户数为5429户,其中高风险纳税人推送4户,中风险纳税人推送799户,低风险纳税人推送4526户,完成风险管理全流程户数为5207户,实际有问题户数为4802户,风险命中率为92%,通过风险应对补缴税款973.67万元;崇左市地税局共排查出风险265930条,其中数据质量类风险245681条,管理类风险20249条,推送风险任务264369条,已完成应对225450条,应对完成率85.28%,累计通过风险应对补缴税款合计823.5万元。
(三)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进一步提高。
通过职责重组、流程优化、提高信息化支撑,提高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降低了办税成本。通过风险任务的推送,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分别采取提醒、评估等方式,降低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
(四)信息管税能力得到增强。
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风险分析指标和模型。柳州市地税局建立了包括登记信息类22项、单项税种管理类42项、综合税种管理类16项、发票管理类13项、申报征收类13项和减免审批类2项等六类108项税收风险指标,根据日常管理经验建立了8项纳税评估分析指标。崇左市地税局建立121个风险点纳入风险特征库,监控分析识别涉及登记类、申报类、发票类、征收类等风险管理,建立了制糖、房地产、制锰、松香、电力和金融6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利用信息平台和指标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监控,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五)征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户籍清理、数据整改,清理了数据30万条,清理漏征漏管户561户,清理税款58.8万元,注销纳税户2.4万多户,促进了税收征管基础质量的提高。
(六)执法更加规范。
通过实行税源分类分级管理、开展税收风险分析识别、任务推送、应对,各岗位之间相互衔接配合、相互监督,各个工作节点隐藏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强化了执法监督,有效防范执法风险,保障队伍廉洁自律。
五、广西地税构建以风险管理导向税收征管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尚未健全。
广西地税系统目前尚未成立科学、规范、系统、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有些地方成立了由局领导负责、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税收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但这种工作机制,存在着部门配合、任务衔接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风险管理与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及其他征管工作衔接不够,各部门各环节间的职责不够明确,各部门间信息传递衔接不到位,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容易造成税收工作的失误和断层。
(二)涉税基础数据质量不高。
从税务部门内部而言,信息虽然集中但共享性不够,信息的横向与纵向交换不足。税收管理征、管、查各部门对数据的管理权限有限,获取的数据也没有完全共享,加之沟通和协调不够,容易导致税务系统内部数据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从外部来看,税收征管的社会协作度不足,税务部门获取涉税信息的渠道比较窄,对外部信息的采集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税务数据仓库,与相关涉税部门的协作配合只局限于信息的传递,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共享,导致大量有价值的第三方信息流失,信息量还远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税收风险管理的要求。
(三)风险评价模型不够成熟。
当前,广西地税系统主要采用计算机统计和人工筛查的方式,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行风险评价。在实际风险评价工作中,在定量分析时需要调阅大量的纳税人资料信息,在定性分析上需要税收管理员实地调查。由于缺乏可以参考的成熟模型,现行的评价模型只能成为辅助的手段,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筛查和评估,因此评估方法、手段还不够完善,风险评价效率较低。
(四)风险应对措施不够完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关于税务税收的优秀论文范文欣赏(共3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