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绕高效清廉推进队伍建设现代化。
1.推进办公设备现代化。坚持每年认真落实自治区国税局“五件实事”,为基层改善办公生活条件,百色市国税局机关和所辖12个县(市、区)国税局全部实现人手一台计算机的配备目标,全部建成“无线机关、智能大院”。
2.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手段现代化。充分发挥自治区国税局网络学校和扬州税务网校百色分校两大平台的作用,运用网校的学习资源,促进税务干部技能的提高。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手段现代化。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横向排查,有针对性地完善税收执法风险监控系统各监控事项和监控指标的设置,提高监控系统的实效性,以科技手段防控廉政风险;应用好税务廉政风险预警系统,将预警监控范围扩大到所有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重点岗位,涵盖税收征管、税收稽查、发票管理、人事任免、财务监督五个方面,自动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动态预警,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提高了税务机关日常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及内部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廉政文化创建,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廉政文化室和廉政文化长廊,结合现代媒体,运用声、光、电等手段,不断丰富廉政文化载体,提升廉政文化品位。
二、百色市国家税务局实现税收现代化存在的差距
(一)面向科学发展、服务大局的差距。
1.服务大局意识上的差距。部分干部对服务大局的内容和方式认识不到位,认为服务大局单纯是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没有认识到“服务大局人人有责”,服务大局的主动意识、开拓意识、担当意识不强。
2.服务大局能力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大局的站位不高、办法不多,存在部分税务干部对地方党委政府服务大局的新要求不了解,对百色市经济结构和运行规律不清楚,难以提出有效的发展经济、培植税源意见和建议。税务干部通过开展税收经济分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分析层次较低,通过研究重大经济税收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不够。通过强化税收征管为经济社会发展聚集财力、通过优化纳税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环境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面向市场经济、职能转变的差距。
1.管理方式上的差距。税务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和取消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做好承接、加强规范,把后续监管做到位,既防止放不到位,又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改进。如何进一步落实“两个减负”,切实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和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负担仍需进一步完善。
2.管理作风上的差距。实施简政放权后,“乱作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有所抬头。税务干部纳税服务意识和能力与纳税人日益增多的诉求存在差距,无法充分满足纳税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后对纳税服务质效的高要求。
(三)面向依法治国、从严治税的差距。
1.税收法治观念上的差距。部分税务干部法治观念淡薄、依法治税能力不强,部分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较弱、税法遵从度不高。其原因在于:对内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税收执法责任追究机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税收执法过错行为;对外,尚未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税收政策解读机制,政策执行的合法性、统一性和确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2.税收执法行为上的差距。部分干部的能力素质同依法治税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执法不规范、执法不严、随意执法的问题仍有存在;税务稽查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以组织企业自查为主的稽查手段,显得执法刚性不足。
3.税收法治环境上的差距。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导致税收增长乏力,财政支出的刚性需求导致地方政府对税收收入寄予过高期望,收入任务总体上大大高于实有税源和潜在税源,给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四)面向科技创新、信息管税的差距。
1.信息管税认识上的差距。部分税收管理员没有认识到信息管税的重要性,征管力量偏重于对纳税人下户管理、实施税务检查或税务稽查,缺乏广泛利用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实施针对性和有效性管理。
2.信息数据质量上的差距。由于没有一套涵盖税收所有业务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和采集标准,导致采集录入数据信息随意性大,质量不高。当前部门之间存在的第三方信息“壁垒”,也造成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
3.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差距。由于缺乏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导致税务干部无法适应信息管税的新形势,税收业务和信息技术融合不够紧密,尤其是在信息的横向比对、纵向分析、深度利用等方面,能力上的差距较大,只能完成“表对表、账对账”的简单比对分析,透视数据查问题、通过信息找税源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五)面向队伍建设、人才强税的差距。
1.人才素质上的差距。干部队伍结构、素质、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纳税人维权意识逐步提升,对纳税服务的质量、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税务干部的法治意识、服务观念、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百色市国税系统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仍然相对匮乏,截至2016年6月,百色市国税系统在职干部中“三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律师)人员17名,仅占全部干部职工的1.7%,还不能完全满足国税事业发展的需要。
2.队伍动力上的差距。在全面实施规范津贴补贴工作之后,物质激励弱化,精神激励方式在调动大龄干部发挥作用上成效不明显。部分干部在岗不履职、在岗不担责,慵懒散现象、奉行老好人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3.用人机制上的差距。人员紧张与人浮于事现象并存、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等矛盾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营改增”扩围后,国税工作量成倍增加与干部数量没有相应增加的矛盾更为突出。
三、进一步推进税收现代化的思考
(一)围绕量增质优,构建税收收入运行体系。
1.强化收入质量管理。强化为国聚财职能,坚持税收总量与税收质量并重,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主动依规减免税,不打折扣”的两项基本职责和“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红色底线。加强对各相关责任部门征管努力程度等进行全过程、全环节的动态监测,引导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日常管理、挖潜堵漏、风险管理等工作上提质量要收入,提升收入质量管理水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税务税收探索政策的思考解读论文(共3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