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划,政府为2009 年6 月30 日前的银行外汇债务提供担保,期限3 年,担保规模大约1000 亿美元。同时,为增加外汇流动性,政府计划向进出口银行和中小出口企业提供大约300 亿美元资金。
韩国本轮救市持续三年,而其股指也在这轮救市中创下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外界根本不知道韩国国家队是什么时候撤出的。最后救市的效果似乎也是在印证退则无声的国家队才是好的国家队吧!
美国:持股4 年 深V 反弹深藏功与名
2008 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金融体系全面崩溃,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大面积亏损,而美国联邦政府在危机之始就介入救助,采取了一些措施安抚市场情绪,稳定市场:2008 年3月美联储为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资金、联邦政府接管两房、援助AIG 等。2008 年10 月3 日,国会通过7000 亿救助计划,财政部和联储根据这一法案相继救助花旗、通用和克莱斯莱等巨头。
在联邦政府的积极救助下,市场恐慌情绪开始缓解,美股2009 年3 月起触底反弹。不难看出,美国国家队这次救市效果立竿见影,退去悄无声息。救市时间总历时四年,入市后几个月市场深V 见底,随后开始反弹。
德国:救市5 年 一路小跑稳步回升
2008 年德国金融业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股市开始下挫,德国政府随后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金融市场稳定。
此时的德国联邦金管局推出了五大救市措施,一是勒令危机的导火索雷曼兄弟在德国子公司停止一切账款往来;二是颁布临时禁空令;三是对陷入困境的地产融资抵押银行,提供信贷担保;四是推出5000 亿欧元的救市方案;五是限制过度股市交易。
在各项措施实施后,股市趋向稳定,DAX指数缓慢回升,股市逐渐回暖,特别是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的股票从头一天大跌74% 到第二天回升17.9%。
不难看出,整个过程持续了5 年,五年中,指数的总体一直在小步回升,最终股指由4900 点回到了7500 点。对于德国政府而言也是小赚了一笔吧。
“地区代表队”香港:持股4 年 救市神奇变抄底
1998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香港联系汇率和股市收到立体式袭击,特区政府开始接盘。特区政府决定同时在股市与期市上出手应对,主动大举做多,并限制做空。主要应对措施为:
(1)香港金管局让香港特区政府用外汇基金买入港元, 并且把买到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这样机构投机者从银行借走的港元,通过特区政府又存回银行, 在外汇市场上和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汇率和利率均保持稳定。
(2)在股市中,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在8月14 日入市坐庄,大手买入恒指蓝筹成分股托市,13 天内把恒指逐步推至接近8000 点水平,耗资达1000 亿港元。
(3)在期市中,金管局大举买入8 月期指,同时卖出9 月期指,拉开8 月期指与9 月期指之间的差距,使炒家转仓卖出9 月期指的保证金成本加大。
(4)为响应港府号召,从8 月24 日起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回购股份。
香港特区政府本轮救市,完全是在不经意间变成了精准的抄底,恒生指数6500 点,特区政府开始入场,10000 点离场虽然不是离在最高点,收益也是近了一倍,整个过程历时四年。本轮救市不仅救活了香港股市,也给特区政府带来的不菲的收入。不得不说,特区政府救市救得很有眼光。
“地区代表队”台湾:被套7 年 救市无奈成接盘
1997 年7 月,亚洲爆发金融危机,间接促使了台湾政府酝酿成立一个常态性的金融稳定机制,来确保台湾整个经济市场的稳定,维护经济安全。1999 年7 月,台湾当局提出设立“国家金融安定基金”(简称“国安基金”)的设想,2000 年经台湾“立法院”通过后正式问世,是一种以公权力来保证实现行政意志的经济管制行为。
2000 年3 月“国安基金”首次启动入市,当时因选举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台股指数巨幅波动,“国安基金”动用514 亿元进场托市。当年3 月20 日到4 月1 日,追加27 亿元入场。
同年,台当局宣布停建“核四电厂”引发政治风暴,股市跌破6000 点后继续重挫,“国安基金”10 月动用1200 多亿元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救市。
很明显,台湾当局的救市无奈地成了接盘,从10000 点接到了3500 点,直到7 年后指数回升到9000 点时,才悄然退出。可谓真是高风亮节。
日本:7 年救市 高收益为日后资本市场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1962 年,日本发生“股灾”。在当时的日本政府看来,这次股票市场大幅缩水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构性问题过多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爆发,该轮“股灾”也视为可影响到包括银行等金融系统整体安全的证券危机。1964 年,作为救市基金,日本共同证券基金共向股市投入1905 亿日元资金,相当于当年股票总市值的约6.9%。这一举措也令日本股市在当年上涨了50%,日经指数也随之收复1200 点关口。
1965 年1 月以后,以银行业为最大出资方的日本共同证券逐渐枯竭,并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同月,由证券业主导的日本证券保有组合成立,以野村证券濑川董事长为首的证券业救市方案继续扮演救市角色。该基金最终于1969 年1 月份解散,其所获得的收益高达490亿日元,其中一半捐给了资本市场振兴财团,这也为日后日本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来源。
各国和地区政府对于“救市”的态度都是坚决而富有行动力的。资本市场出现意外的波动和危机,无不是由于一些恶意的操作导致。政府监管部门在资本市场动荡之际,果断出手,非但不是市场化改革的倒退,而是对市场规律认识加深,对监管者角色理解到位,对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保护,不折不扣是对市场的尊重。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盘点:各国救市国家队(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