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欧美反规避中规避行为认定标准的比较评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欧美关于规避行为认定标准的联系和区别

(一)欧美关于一般规避行为认定标准的差异

如前所述,欧盟对规避行为进行了一般性规定,同时对组装规避行为的认定进行了特别的规定,美国是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具体的一些规避行为的认定标准。欧盟一般要求有证据表明存在倾销。而美国商务部认为针对此类产品原来的反倾销措施可以直接适用于零组件、第三国进口产品,并且不需要再证明这些产品的进口存在倾销。美国在认定组装行为时要考察“贸易方式变化”这一因素,是指产品的销售渠道或产品部件或构成要素的进货渠道的变化情况。欧盟对于一般规避行为的认定也涉及贸易模式(方式)的变化,但是两个“贸易方式改变”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欧盟的概念范围更宽泛些。而且欧盟一般要求贸易模式的变化没有其他合理的原因或经济上必要的原由,欧盟规定是定义性的,未分别列举具体的情形。美国是通过对具体规避行为要考虑的经济上的因素进行分别规定,是具体化的,两者在立法模式上有些区别。

(二)欧美组装规避行为的认定存在差异

美国反规避法律要求在美国组装规避的产品其价值与进口零组件的价值差额微小。在第三国进行的组装规避,也要求进口到美国的组装产品价值与原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国家出口的零部件价值差额微小。但是对于差额“微小”的具体标准并没有给出,由美国商务部在实践中依个案决定,实践中已有案件对 “微小”解释为从10%到25%不等。 欧盟规定的是进口的零件占组装产品的总价值的60%及其以上,但是,如果进口零件在组装过程中的增值较大,超过生产成本的25%,就不会认为这种组装是规避行为。可见,欧美关于零件所占价值的认定存在差异。而且关于增值大小的问题,美国已经将判定标准规定为组装程序是否为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这部分比较小或者不重要,零部件在产品价值中的所占部分,即增值比例在美国并不是认定组装的构成要件之一,而零部件的价值比例是法定构成要件之一,增值比例只是考察因素之一,而且考察因素还包括投资程度,研究和开发程度、生产程序的性质和生产设施的状况。

(三)欧美关于规避行为的构成要件占比的差异

关于零部件比例,美国使用的是来自涉税国的部件或构成要素的购入价值与产品销售总价值相比,而欧盟是用来自涉税国的部件购入价值与所有部件购入总价值相比较。关于增值比例,美国使用的是加工制造增值部分与产品总销售价值相比,而欧盟是将组装或完工过程中的增值部分与生产总成本相比较。而且欧美关于零件价值的计算方法也存在差异。欧美使用的分子和分母不同。

欧盟在认定零件是否占组装产品的零件总价值的60%或60%以上时,作为分子的出口国的零部件价值里包含第三国进口零件的组装价值, 而作为分母的其他零部件价值则不包含第三国进口零件的组装价值。美国对进口零部件价值的认定, 首先鉴定主要部件进口价格是否有效,然后在以下三种情形中进行自由裁量确定:(1)在出口国的同一商业环节中, 同一零部件向一位与生产厂商无关的客户出售的价格;(2)美国组装厂对同一零部件向与其无关的美国供应商或第三国供应商购买的价格;(3)零部件的制造成本。

另外欧美关于组装规避行为的时间要件要求也不一样。美国规定的是反倾销调查开始后。欧盟要求组装是在发生在反倾销调查前后开始大量出现的。对于反倾销调查之前多长时间,欧盟没有明确。

四、我国企业应对欧美反规避调查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相关专业人才,熟悉掌握反规避国际规则

中国频繁遭受国外的反规避调查,在相应的应诉中,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不熟悉调查地的相关立法规则和具体实践操作,造成应诉中的重重阻碍。例如,在欧盟对华的一些反规避调查案件中,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对欧盟反规避法律不是很清楚,在具体的应对方面缺乏经验,不能充分利用欧盟反规避调查的实体或程序规则,造成我国出口企业一些请求被主管部门以正当的理由予以了驳回,不予接纳。因此,我国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反规避专业人才的培养,熟悉掌握欧美反规避法中的各项条款以及实践新趋势,在具体的应对中能够有的放矢。

在对于组装这种发生最频繁的规避行为进行的对华反规避调查,我国也应充分注意到欧美在具体构成要件方面存在的区别,充分利用各自的相关立法以及实践发展产生的新规则,积极进行应对。

(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科学定价,实施差异化产品出口,避免反规避调查

之所以会进行反规避调查,是因为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国家或地区担心出口商通过组装等方式来规避反倾销税的征收。而反倾销措施的采取是因为我国出口商品存在倾销,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造成损害、损害的威胁或对新建工业造成实质性阻碍,倾销和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企业转变观念,改变依赖低价出口的竞争优势,可以避免被认定存在倾销,从而从源头上防范反规避调查。

根据欧美反倾销法律规定,即使我国相关出口产品被采取反倾销措施,但是如果我国出口的产品不仅仅是表面形式或外观的改变,而是其在物理特征、消费者期待以及使用用途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被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发生较大改变,或者产品改进后,其功能发生重大改变,改进的产品就可以避免被反规避调查。如控制零部件的价值,避免组装规避调查。

因此,我国应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向欧美出口产品的质量、功能,凭借产品的技术特色,服务优势等增强自己在欧美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再仅靠价格优势,科学定价,从根本上远离反规避调查。

(三)加强建立和完善反规避调查的预警机制

关于反规避信息的收集和了解、掌握,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是我国应对欧美反规避调查的重要内容。反规避比较成熟的欧美都通过专门的部门获得、掌握相应的信息数据并进行评估,甚至定期派遣考察团到海外进行实地调查,每年发布第三国的行动报告。欧美的行业协会也非常注重收集产、销情报,在成员间互相交换,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在企业层面,美国一些大型的企业在经济贸易预警方面每年都有很大的投入,很多企业都有专人对公司的目标市场进行监控,或者委托专门的咨询公司提供市场分析服务。

我国政府应在商务部贸易救济信息收集、发布的平台上专设反规避专题,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得和评估欧美关于反规避的信息数据。行业协会也应充分发挥收集资料、组织协调的能力,加强与欧美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便企业及时了解欧美反规避立法规则以及实践动态,快速调整应对策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欧美反规避中规避行为认定标准的比较评析(2)在线全文阅读。

欧美反规避中规避行为认定标准的比较评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ji/12222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