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卖方有权索偿的速遣费金额是多少?
仲裁庭查明:本案交易中,卖方实际上是从其上家卖方处购入这批货物。因此,本案卖方所掌握的有关货物装船数量、装船时间等情况,都仰赖其上家卖方沿交易链传递的信息。本案卖方在庭审中出示的往来函电等证据材料,均印证了这一交易背景。也正是由于这一交易背景,导致在卖方提交的装卸事实记录等文件中,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仲裁庭查明:货物的实际装船数量应为装卸事实记录中由检验员签注的30610公吨,而非卖方主张的31500公吨。对此,卖方予以确认。按照合同规定的每天2000公吨的装货率,计算得出可供卖方使用的装船时间是15天7小时19分钟。
仲裁庭根据装港船代提供的资料,计算了实际使用的装船时间。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AA轮在雨期部分停止装船作业这一情况。计算得出的实际装船时间是3天9小时50分钟。仲裁庭进而计算得出AA轮的速遣时间是11天21小时29分钟,卖方应得的速遣费是19469.59美元,而非卖方原主张的18370.40美元。
仲裁庭认为:本案买方作为租船人,与船方保持着密切联系,对货物的实际装船数量,以及所耗费的装船时间,理应非常清楚。尽管由卖方提交的装卸事实记录未经买方签认,但鉴于买方不能对该份文件中显示的雨期记录提交相反的证据,仲裁庭根据卖方提供的装卸事实记录计算实际装船时间,并无不妥。
三、经验借鉴
(一)对个案的定性,关系到裁定的实质公平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买方指出:本案争议的性质既不算品质纠纷,又不算外观纠纷,因此,将本案争议定性为仲裁规则第2.1.2条中规定的“品质与外观纠纷以外的其他纠纷”,并无不当,故应适用(装期届满后)120天的时限。事实上,仲裁庭并未完全否定买方的这一主张。
只是仲裁庭认为,若支持买方的上述主张,其后果将导致卖方在装期届满120天后提出的任何速遣费索偿都自动归于无效。考虑到链式交易可能涉及多个交易方,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很容易发生延误,当交易链上的最终卖方(Final Seller)从其上家卖方处获得为支持其速遣费索偿所必须的文件时,很可能已经过了120天时限。鉴于最终卖方无法控制整条交易链的信息传递,由其单独对交易链的信息传递延误承担风险,有失公平。为确保实质公平,仲裁庭最终决定将本案争议定性为欠款纠纷,并据此适用争议日后60天的时限,从而支持了卖方提出的速遣费请求。
就个案而言,仲裁庭力图确保实质公平的意图无可厚非。当然,仲裁庭更应注意维护贸易规则本身的严肃性和确定性,惟其如此,才能确保国际贸易在一个规范而确定的制度环境下平稳运行,如需为此牺牲某些个案的实质公平,这也是值得且应当付出的制度代价。
(二)力争有利的时限规定,确保索赔的实现
在本案合同执行过程中,当货物装船后,卖方本应立即催促其上家卖方提供装卸事实记录,据此计算速遣费,并及时向买方提出索偿要求。但卖方却在装期届满后165天才提出速遣费索偿,可见其效率低下,差点导致索偿落空。
外贸企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面对合同及相关贸易规则中规定的各种索赔时限,应做到心中有数,并判明不同索赔时限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旦发生纠纷,应尽早判明争议性质,力争适用对己有利的时限规定,并确保在时限内提出索赔,以避免结局莫测的讼争。如预计索赔的提出将超出时限,则应及时申请展期。鉴于在争议发生后申请索赔展期较为困难,外贸企业可在其日常使用的格式合同中,事先就此作出针对性规定,并由双方在签约时即予确认。
(三)援引相关经典成案,争取对已有利的仲裁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为说服仲裁庭接受各自的主张,买卖双方分别援引了发生在2000年的Mark Rich v Agrimex一案(关于欠款索赔是否逾期)和发生在1990年的European Grain v Hall PLC一案(关于欠款金额的确定性)。仲裁庭对此均予认可,并在对本案案情的认定和分析中,充分考虑了法官在上述案件中提出的判案方法和判案原则。
实际上,不管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那些案情影响重大、法官声誉卓著的经典成案,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仲裁庭(或法庭)对案情的分析判断,进而影响最终结果。有鉴于此,加强对经典贸易成案的学习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涉外经贸企业的中高级业务人员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系统了解相关的经典成案,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积累。一旦发生贸易纠纷且诉诸仲裁,应在认真剖析案情的基础上,合理援引相关成案来支持自己的仲裁主张。这既可以增强己方观点的说服力,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仲裁庭的判断方向,争取形成对己有利的裁决结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进口巴西大豆速遣费争议案评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